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时间:2017-10-10 16:38:49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文章简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一类工人合成的抗菌药,它与其它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不同的是,它是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靶”,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造成细菌梁色体的不可逆损害,而使细胞不再分裂,停止生长而阻断DNA的复制,从而产生抗菌作用。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一类工人合成的抗菌药,它与其它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不同的是,它是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靶”,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造成细菌梁色体的不可逆损害,而使细胞不再分裂,停止生长而阻断DNA的复制,从而产生抗菌作用。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至今该类抗菌药物已发展到第四代。第一代包括萘啶酸和吡哌酸,仅对革兰阳性菌有中等抗菌活性,只用于泌尿道和肠道感染,抗菌谱窄,现临床上很少应用。第二代为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对革兰阴性菌的临床疗效已超过青霉素类,与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的疗效相似。第三代为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不仅抗菌治性大大提高,而且抗菌谱扩大到革兰阳性菌、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及结核杆菌,疗效甚至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第四代为克林沙星、加替沙星等最新喹酮类,又在第三代基础上增加了抗厌氧菌活性,其临床疗效甚至超过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口服吸收好,组织浓度高,毒性低,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因此近年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渐增多,应引起充分的重视。现将有关文献报道简述如下:
 
1 消化系统
 
喹诺酮类其胃肠道症状为主要不良反应,平均发生率为5%,其发生机制是对消化道的刺激,一般较轻,轻者无需停药,重者要及时停药并采用对症治疗。陈德液等报道[1]患者,女,36岁,以尿频、尿急、尿痛、伴血尿2d,小腹痛、腰酸为主拆,入院,给予止血治疗,及鱼腥草注射液100ml静滴8d和0.2%氟罗沙星100ml静滴8d抗感治疗,约3h后,患者自诉头晕、胃寒、恶心欲吐,进而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当天下午及晚上共发生3次呕吐,2次腹泻,考虑为氟罗沙星注射液所致,故停用该药,上吐下泻的症状未再出现,恶心欲吐、头晕、畏寒等不良反应症状逐渐消失。
 
2 肝脏损害
 
米润昭等报道[2],患者,男,19岁,因发热3d,腹泻2d,入院,诊断为急性非典型细菌性痢疾。给予诺氟沙星0.4,Bid,口服,并补液,自觉症状明显好转。但肝功能出现异常,考虑为药物性肝类,停用诺氟沙星,给予茵陈合剂,维生素B、C能量合剂治疗。一个月后转氨酶均恢复正常。
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大部分经肝脏代谢,故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肝损害与用药剂量是否相关,故有肝功能异常者应慎用,长期用药需定期检查肝功能。
 
3 泌尿系统
 
刘丽华等报道[3],女,31岁,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环丙沙星注射液0.2g静滴,Bid,用药5d后出现腰部不适及肉眼血尿,尿常规:红细胞15~25个/HP,蛋白(++),即停药,2周后症状消失。李志伟等报道[4]女,16岁,因腹痛服用诺氟沙星0.2g,tid,次日出现失语、血尿。尿常规:蛋白(+),红细胞满视野,给予对症治疗,7d后痊愈出院。
喹诺酮是药物可出现结晶尿、血尿,用药时应注意调查用量及次数。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针灸 | 中医美容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