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蜱虫可能引发大疾病

时间:2017-4-5 16:03:22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文章简介:

蜱虫病

 

可防可治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无论是下地干活的农民还是到野外旅游的人,都可以从防止蜱虫叮咬入手来避免患病。公众应避免或减少接触蜱,如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渍及红斑等疑似症状或体征时,应及时就医。

一般来说,驱避剂(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挥发油等)能驱赶蜱,而普通杀虫剂(如敌百虫)则能杀死蜱,所以可以采用这两类药物来驱赶和杀灭蜱。另一方面,可以驱赶和杀灭环境中的蜱。例如,草原地带采用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办法灭蜱。对于自然界中的游离蜱,可采用局部 火烧或化学防治等方法灭除。

对于进入室内的蜱、螨,首先要消灭来源,禽畜的窝舍应远离住房,并经常打扫干净。有些蜱类通常生活在畜舍的墙壁、地面、饲槽的裂缝内,应堵塞畜舍内所有缝隙和小孔,堵塞前先向裂缝内撤杀蜱药物,然后以水泥、石灰、黄泥堵塞,并用新鲜石灰乳粉刷厩舍。为防止蜱、螨侵入室内,可将松香、蓖麻油黏胶涂于20cm宽的长纸条上,放置在靠近门窗附近的墙基地面,进行粘杀。灭鼠的同时要进行杀虫处理,防止蜱类游离后攻击人群。

另外,要妥善管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等,因为这些物质也可以让人感染该病。

对个人而言,要注意个人及家庭环境卫生,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晒衣被。进入有蜱地区要穿浅色长袖长裤,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尽量减少体表暴露在外的面积。在领口、袖口、裤脚等处喷涂0.2%敌百虫水溶液或0.5%拟除虫菊乙醇溶液。颈、手等外露体表,可涂抹避蚊胺(只推荐2岁以上的人使用)或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等驱避剂。在蜱媒病流行地方,野外工作人员要尽量少接触杂草,旅游者不要在草丛中坐卧;休息时,要彼此脱衣互相检查,及时除掉叮咬的蜱。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如果发现停留在皮肤上的蜱时,要做现场处理,切记不要用力撕拉,以防撕伤组织或让蜱的口器折断而产生皮肤继发性损害。可行的方法是,用夹子夹、烟头烫等让蜱脱离体表。另外,也可用氯仿、乙醚、煤油、松节油或旱烟涂在蜱头部,待蜱麻痹后自然从皮肤上掉下。

此外,要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蜱的口器断入皮内应行手术取出。如果不具备手术条件,可用小刀消毒后时叮咬处划十字,取出蜱的口器。另外,啤叮咬处周围可用0.5%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

蜱虫咬伤后如感到不适,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诊断,一旦确诊或怀疑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时,要按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国卫生部于2008年2月19日向各级卫生部门下发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因此治疗应以该指南为准。

首先是针对病原体的治疗,可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其中强力霉素为首选药物,应早期、足量使用。其次,可用四环素,还可采用利福平,另外可用哇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等。其次是一般性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补充维生素,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注意口腔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对病情较重患者应改善全身机能状态、提高机体抵抗力。此外,可以对症支持治疗。

河南信阳解放军154医院已经治愈了100多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因此,只要重视和正确诊断,此病的治愈率是很高的。但是,如果误诊或延误治疗,则该病会导致病人血小板和白细胞锐减,免疫系统趋于崩溃,最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不过,国外统计,该病致死率小于1%。

一般使用强力霉素或四环素治疗疗程不少于7天。用药至退热后至少3天,待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回升,各种酶学指标基本正常,症状就会完全改善。

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一般不需要对病人实施隔离。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针灸 | 中医美容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