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咬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时间:2017-4-5 16:08:12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文章简介:

蜱虫是一种寄生虫,俗称草爬子,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又名壁虱,属蛛形纲寄螨目蜱科[1]。常常寄生在野外的动物或家畜身上。它们一般活跃在春夏季节,用肉眼可以看到它是褐色的,多半吸附在人体的头颈、腋窝处。会依附在人体身上,靠吸取血液来生存。常栖居在墙壁、石缝、草地、树木及动物巢穴处。蜱嗅觉极为敏感,能在几米之外嗅到宿主气味,当人或动物经过时,突然跳到人或动物身上吸血。常叮咬牛、马、狗、猫,偶然叮咬人。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蜱咬伤后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中间接触患者的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范,也有可能感染。

蜱虫 
蜱虫咬伤临床表现

①病因:由硬蜱或软蜱的口器刺入了皮肤后引起的。

②皮疹特点:蜱咬部位有水肿性丘疹丘疹或小结节,红肿、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虫咬的痕迹,有时可发现蜱。

③自觉症状:瘙痒或疼痛,也可引起全身症状。

④蜱麻痹:是十分罕见的情况,系蜱唾液中的神经毒素所致,蜱咬伤皮肤时可将唾液中能麻痹神经的毒素注入人体,而引起"蜱瘫痪症",表现为上行性麻痹,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特别是小儿。只有在短时间内被大量蜱叮咬后,蜱唾液里的毒素才可能造成这种情况。

⑤蜱咬热:蜱吸血1~2d,患者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蜱咬热"症状。另外,蜱咬伤还可传播森林脑炎、Q热、出血热、巴贝斯虫病、泰勒虫病、蜱性回归热、Lyme病等81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传染病[1]。

蜱咬伤治疗

发现蜱虫在皮肤上叮咬,钻入皮肤,切忌强行拔除,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将蜱捏碎。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身体拽断,蜱头留在体内。应免撕伤组织及防止口器断入组织内。因为蜱吸血的口器很复杂,上面长着倒刺,一旦不恰当的拔除正在吸血的蜱,很可能让它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同时会刺激蜱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应该在其头部滴加煤油、旱烟油、乙醚、酒精、氯仿苯、松节油,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小镊子夹住它的近口部向上向前轻轻提取之;或用烟熏、点蚊香驱之,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脱落。

烫蜱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烫伤皮肤。蜱虫除去后,局部伤口皮肤应用碘伏消毒处理。万一口器断入皮内需手术除去。被蜱咬伤后身体如出现不适,有乏力、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厌食、腹泻以及咳嗽、咽痛、昏迷不醒或发现皮肤出现出血不止等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诊是否患上蜱传播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在诊治过程中,必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变化,应选用抗组胺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及对症等治疗。


防护措施

蜱是一种很危险的毒虫,却没办法消灭它,它会传播疾病,并且传播疾病的种类较多和较为广泛,它在很多疾病的流行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大部分情况下被蜱虫叮咬并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但是一旦不幸中招,最容易传染森林脑病和莱姆病,危害极大,主要是以破坏人体的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有的人治好后也会留肢体瘫痪、精神障碍等后遗症。最近几年,包括美国、欧洲在内,蜱的分布区域都有扩大的迹象,这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增加有关,蜱咬伤的报道也较多,人和宠物需远离草丛,提醒大家外出旅游时加强个人防护。在蜱虫繁衍的5~8月,尽量不去蜱虫常常出没的地方,若难以避免,一定要做好有效的防护。进入森林、草原应戴帽子、穿长袖长裤,并扎紧袖子和裤脚,确保皮肤不外露。衣裤的颜色最好比较浅为宜,可以在身上涂抹一些防蜱虫的药物,或喷在衣服上。应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长时间坐卧。每次旅游结束后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洗澡时应特别注意自己的头皮、耳后、颈部、腋窝、�N部、手腕、腹股沟这些皮肤有褶皱的地方,是否有蜱在叮咬。
因为蜱的唾液里的一些成分可以让你感觉不到疼痛,研究发现,蜱携带的有害微生物大多是在蜱叮咬人身上超过24h后传播给人的,如果在24h内及时去除身上的蜱,可以极大的降低感染蜱传病的机会,一经发现蜱后立即清除。加强日常饲养卫生管理,定期清除犬舍内的垃圾,对购入的草垫彻底晾晒,消毒1次/w,洗澡1次/d。同时认真做好犬的体检,防止散犬进入草丛或树林中。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针灸 | 中医美容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