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名
黄疸。
定义及释义
指各种原因(包括各型肝炎病毒、药物、内分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肝内胆红素结合与排泄障碍,而导致黄疸持久不退或进行性加深,因此淤胆是一种病因诸多、发病机理复杂的综合征,而不是单独 疾病。
病 因
中医病因
如果系急性肝炎淤胆型,病程短者,其病因病机多为湿热:若其病程超过1个月,或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淤胆,其病因为瘀热互结发黄。
(1)血瘀原因:
①久病致瘀:张景岳说:“诸黄虽多湿热,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
②因湿致瘀:久病伤脾,水湿内生,。或湿邪残留未尽,阻于经脉,血脉不通。
③因热致瘀:热邪内遏,素体阴虚,久病血瘀,暗伤营血,灼热耗津或气郁化火。
④气虚致瘀:久病伤脾或长期服用苦寒之品伤气,致使气机失运,血行不畅。所谓气为血帅,若气虚则血失所帅,必然致瘀。
⑤阳虚致瘀:感受寒湿之邪或久服激素,则导致阳虚。阳虚生寒,血见寒则凝。
(2)血热原因:
①肝郁:各型肝炎病初为湿热,其病位在肝胆脾胃,但病久必导致肝郁。
②久服温药:有的病人形似阴黄而用肉桂、附子等温药;有的长期服用激素(助阳),均可导致里热炽盛;也有久服苦寒之品,苦能化燥伤阴,而致热盛。
西医病因
病毒性肝炎发生肝内胆汁淤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肝内胆管损伤:感染肝炎病毒、发生肝内炎症,特别是汇管区的严重炎症使肝内毛细胆管、小胆管、胆小管连接部位、赫氏管、叶间胆小管等受压;或胆汁在这些胆管中积留日久而形成胆栓,均可影响胆汁排泄;如果高胆红素血症(T Bil>171μmo1/L)持续时间过长,肝细胞有大量Bi1,特别是非结合性Bil(D Bil)沉积,可抑制Bil结合所需之葡萄糖醛酸转换酶和微粒体催化酶等酶的活性,而导致Bil结合障碍,Bil结合与排泄障碍均可发生胆汁淤积。此外,在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淤胆型的病人常有胆汁淤积因子(cholestatic factor,CF)产生,内毒素血症、胆管黏膜分泌的血栓素B2(TXB2)大量增长以及用激素治疗,肝脏微循环障碍,超微结构的破坏均可使胆汁淤积的黄疸进一步加重,所以胆汁淤积的病因非常复杂。
病机探微
病程日久之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肝硬化发生胆汁淤积之病因病机为瘀热互结。
病理生理学
急性或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淤胆型,其肝脏病理改变与其相关肝炎的基本病变相同,但在细胆管中胆栓形成较明显,而且与Bil值成正比, Bil值越高,胆栓越多,存在的部位越广泛。
诊 断
中医诊断
诊断标准:本病是由于湿热之邪不解入于血分,阻滞血脉,逼迫胆液外溢,浸入肌肤所致,故中医称之为瘀热痰阻证。
临床表现为黄疸较深,经月不退,自觉症状较轻,皮肤瘙痒或有灼热感,抓后有细小出血点及瘀斑,右胁胀痛,肝脏肿大,稍感乏力,口咽干燥,小便深黄,大便色浅或灰白,舌质暗红,苔少,脉使有力。
主证:①黄疸较深,经月不退,色泽晦滞;②皮肤瘙痒。
次证:①舌质暗红;②右胁胀痛;③大便色浅或灰白。
辨证要求:具备主证①、②者,即属本证。具备主证①及次证三项中的两项者,即属本证。”
4.瘀热发黄辨证要点 对血瘀血热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并不困难,掌握以下要点则可准确辨证。
(1)病史,本证有慢性肝炎病史或病程日久的急性肝炎长期高黄疸。
(2)临床症状体征:其中舌质尤为重要,皮肤抓痕可供参考。
(3)小便自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这是同湿热发黄鉴别的关键。
(4)要注意兼证:慢性肝炎病因病机复杂,变证丛生,注意兼证的存在,以利加减用药,方可取得满意疗效。
辨 证:
瘀热发黄,包括血瘀、血热两种见症。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