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女子吃了2斤小龙虾都得了这病!不得不防!

时间:2017-8-7 15:07:43   文章来源:东莞时报    作者:邓文燕  

新闻简介:“龙虾病”也称“哈夫病”,指骨骼肌急性破坏和溶解,释放大量肌红蛋白、磷酸肌酸激酶等肌细胞内容物,进入外周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最大危害是,释放入血的肌红蛋白极易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衰竭。主要表现为突发的肌肉疼痛、肌无力、尿呈酱油色。

今天下午在康华医院急诊科,本报记者采访到了这位病人阿华,她被医生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就是俗称的“龙虾病”。

阿华今年25岁,来自湖北,经常吃小龙虾,此前都没出现过什么问题,但这次却中招了。

“手、脚、腰背肌肉都痛,感觉呼吸都痛,那家小龙虾店以前也经常去吃,也是吃这么多,从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阿华在塘厦工作,8月15日晚有事无法参与几个朋友组织的小龙虾宴,但朋友们打包了两斤香辣味的小龙虾回去给她宵夜,她全吃完了,9点多吃完小龙虾,10点多就开始感觉全身肌肉酸痛。

“她说痛得不敢开车,朋友扶着走过去的,塘厦医院初步检查治疗后,建议转到上级医院来。”康华医院急诊科主任桂见军说,“阿华昨晚入院,检查发现肌红蛋白指数超过500,普通人正常值应该在50以下,磷酸肌酸激酶指数高达15000,普通人正常值不超过300,超标50倍,排除中暑中毒情况,结合她吃小龙虾的经历,我们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给她进行对症治疗,比如我们给她补液、利尿,还做了血液灌流(洗肾),防止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引发肾衰竭等严重后果。”

桂见军主任说,目前阿华的肌红蛋白值和肌酸激酶值都大幅下降,再住院几天可出院,“这病发病率比较低,对症治疗一般都没事,很少危及生命,市民不用慌,但这病跟个体和吃小龙虾的量有关,所以吃小龙虾后出现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发展到肾衰竭等严重后果。”

东莞女子吃了2斤小龙虾 连呼吸都痛还要洗肾

阿华的病例 东莞时报记者 邓文燕 摄。

“小龙虾病”目前处于高发期

每年七八月都是“小龙虾病”的高发期,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病例:

此前媒体报道,深圳连接5人被小龙虾放倒,有人差点要洗肾;广州也有两名16岁的女孩疑因食用小龙虾后患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被送院治疗;另外,佛山两名男子吃小龙虾后患上横纹肌肉溶解综合症。

还有浙江杭州一姑娘因为吃了小龙虾被下了病危通知单。

湖北一家医院急诊科4天就接到十几例因吃小龙虾送来的病人!一位先生更因为吃小龙虾导致急性肾衰竭!

什么是"龙虾病"?

“龙虾病”也称“哈夫病”,指骨骼肌急性破坏和溶解,释放大量肌红蛋白、磷酸肌酸激酶等肌细胞内容物,进入外周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最大危害是,释放入血的肌红蛋白极易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衰竭。主要表现为突发的肌肉疼痛、肌无力、尿呈酱油色。

中毒者先会出现肌肉酸痛、肿胀,接着可能有发热、全身乏力等较大的反应。还有个显著的特征是,患者的尿液呈酱油色。这是因为,部分患者会出现急性肾衰竭,对肾脏带来不可逆转的损伤。

除了表面症状外,“龙虾病”会导致人体肌肉细胞里的肌红蛋白溜到血液里去,被破坏的肌肉细胞会分泌出大量的钾,进入血液中会引起高钾血症,严重时可致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吃小龙虾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吗?

小龙虾中毒会有横纹肌溶解症的表现,但两者之间的关系要经过更多的研究确定。从1924年首次发现横纹肌溶解症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

该病多与食用水牛鱼、淡水鳕鱼或小龙虾等食品有关。此外,过度运动、高压电电击、毒虫咬伤等因素也可以造成横纹肌溶解症。

不过医院专家表示,近几年,不少病例都可以确定“肇事”的是龙虾,但具体原因尚未完全探查清除,相比较化学物质中毒、有机中毒的可能性更大,而这些有毒物质也可能来源于龙虾的添加剂——洗虾粉。

吃小龙虾需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 最好购买人工养殖的小龙虾。不要在街头流动摊点购买小龙虾,不要自行到江边或河沟捕捞野生龙虾进食,也不要购买非养殖的龙虾。如洪水期间接触江水,未进行有效防护还存在感染血吸虫的风险。

▲ 可反复用清水换洗。烹饪前需先将小龙虾洗净。可将买来的小龙虾放在干净水体中养殖,不断换洗,直到水体较为清澈。

▲ 确保完全熟透。千万不要生吃或食用未熟的小龙虾,需确保其完全熟透。可先用油炸再清炒,水煮也应保证10分钟以上,达到高温消毒效果。

▲ 不吃头部,不吃死虾。根据媒体报道,烹调后的小龙虾如有浓烈腥味、虾体散开发直、肉体松软无弹性、颜色变暗且壳身有较多的黏性物质,很可能是死虾。

▲ 进食有度。一次大量进食小龙虾可能存在诱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风险,龙虾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丰富的嘌呤核苷酸,多吃会诱发痛风,如果再搭配啤酒更会导致尿酸增高更快。过敏体质的人尽量不要吃龙虾。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网站保持中立

医考考研更多

中医中药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男性保健女性保健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