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常见神经急症的处理方法

时间:2017-3-20 15:28:02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文章简介:

 一、头痛

一般是指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的头颅上半部之疼痛。急性头痛是神经内科急症中最常见的症状。

1. 采集病史:

应详细了解头痛发生的诱因和形式、部位、性质及伴随症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 年龄与性别:50岁以后首次发生头痛者,则不大可能是偏头痛、紧张性头痛或精神性头痛。小儿偏头痛时头痛多不严重而眩晕症状更为突出。女性患者头痛与月经期有关多提示为偏头痛;

② 头痛的部位、时间、性质、程度、发生的速度及影响因素、头痛的伴随症状;

③ 询问患者的性格及精神状态;

④ 既往史、家族史及尚需注意全身其他系统器官受损的病史,用药史、外伤史、手术史、月经及烟酒嗜好等。

2. 查体:进行系统全面的体格检查、注重头部邻近器官的检查、神经系统专科检查(包括眼底检查、脑膜刺激症状、脑局部症状等)。

3. 辅助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头颅及颈椎X线检查;脑电图、头部CT、脑脊液检查、头部MRI、脑血管造影及根据症状需要做的不同的检查。

4. 头痛常见类型:

① 血管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脑血管性疾病的头痛,高血压性头痛;

② 紧张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头痛,主要由精神紧张及颅周肌肉张力增高引起;

③ 颅内压变化引起的头痛:颅内压增高所致的头痛,低颅压性头痛;

④ 颅脑外伤性头痛:急性及慢性头部外伤均可伴有疼痛;

⑤ 炎症性头痛:指中枢神经系统或全身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头痛;

⑥ 五官疾病的头痛:指青光眼、虹膜炎及用眼时间过长等引起的头痛;

⑦ 精神性头痛:神经症、抑郁症等经常出现疼痛;

⑧ 神经痛:包括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枕神经痛。

5. 处理原则:

① 依据头痛的不同病因及类型对因、对症治疗;

② 对于轻度未有器官损伤、器质性变化的患者,加强宣教疏导,调节情绪,放松心情;

③ 部分患者可给予镇静剂等药物服用;

④ 对于处于头痛急性发作期的患者立即服用治疗性药物;

⑤ 对于发作次数频繁的患者可根据头痛程度等进行预防用药;

⑥ 针对其他伴随症状进行治疗。

二、眩晕

眩晕是一主观症状,是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运动错觉。

1. 采集病史:应详细了解眩晕的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以及可能引起眩晕的有关病史(药物中毒、外伤史)以及询问神经科、内科、耳鼻喉科的有关疾病。

2. 体格检查:

① 神经系统方面:除一般神经系统检查外,特别注意有无自发性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听力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等;

② 内科:应检查血压、心脏,有无高血压、低血压、心率不齐、心功能不全,有无贫血、全身感染、中毒、代谢紊乱等;

③ 耳科方面:应检查外耳道、鼓膜、中耳、鼻咽部;

④ 听力学检查:应用表、音叉试验发可大致了解听力状况、听力障碍的性质及程度等;

⑤ 前庭功能检查:包括自发性眼症、倾倒、植物偏向、变温试验、位置试验等。

3. 辅助检查:可根据病情需要做必要的辅助检查,例:头颅X片、脑电图、CT、MRI 等。

4. 眩晕常见类型:

① 梅尼埃病:为中年以上阵发性眩晕的最常见的原因;临床表现为典型的三联症状,发作性眩晕、波动性、渐进性、感音性的听力减退和耳鸣;

②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本病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

③ 非良性位置性眩晕;

④ 前庭神经元炎:起病较急,表现为突起的剧烈的眩晕,伴有恶心、呕吐,但无而耳蜗症状;起病时常伴有感染(多为上呼吸道)症状,可能是一种病毒感染;

⑤ 迷路炎:单纯性中耳炎由于炎症刺激使迷路充血可引起眩晕。眩晕程度较轻,中耳炎好转后眩晕亦即减除;

⑥ 药物性眩晕:包括有耳毒性抗生素类、麻醉镇静和催眠药类、抗癫痫药等;

⑦ 血管性眩晕(椎-基底动脉血循环障碍):迷路卒中,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变;

⑧ 颅内肿瘤:由于颅内肿瘤产生的眩晕有两种机制,一是由于肿瘤直接压迫,另一是由于颅内压增高;

⑨ 外伤性眩晕;

⑩ 精神性眩晕。

5. 处理原则:

① 一般处理:对于急性眩晕发作的患者,需卧床休息,饮食以流质为宜;

② 伴有明显恶心、呕吐者,应酌情给予补液,对于焦虑紧张患者,应适当给予解释与安慰,以解除顾虑;

③ 根据病因及发病的缓急程度进行对症处理,常见药物有镇静剂与安定剂、抗组胺药物、止吐剂等。

三、晕厥

又称昏厥,是因一时性大脑半球或脑干血液供应减少,导致发作性短暂意识丧失伴姿势性张力丧失综合征。晕厥的特征是发作突然,意识丧失时间短,不能维持正常姿势或倒地,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罕有后遗症。

1. 病史采集:应了解发作的诱因、场所、体位、前驱症状和后期症状;尽可能了解发作时伴随的症状和体征。

2. 体格检查:特别注意:面色、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及心音改变,有无抽搐或神经系统局灶体征。

3. 晕厥分类:

① 反射性晕厥: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直立低血压性晕厥、颈动脉窦晕厥、咳嗽性晕厥、排尿性晕厥、舌咽神经痛性及吞咽性晕厥、低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② 心源性晕厥:包括心律失常、急性心脏排血受阻、心肌病变;

③ 神经源性晕厥:包括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延髓性晕厥;

④ 代谢与血液性晕厥:包括过度换气综合征、急性低氧血症及低血糖性晕厥。

4. 晕厥与其他类似症状的鉴别:

① 晕厥不同于眩晕:主管感觉自身或周围景物运动,而无意识障碍,且眩晕感可为头部或眼球运动加剧;

② 与癫痫鉴别点:发作前驱症状或初始症状;发作时颠倒;晕厥发作时少见咬舌头或尿失禁,癫痫较多见;晕厥恢复较快无明显后遗症;癫痫大发作后恢复较慢,常遗有嗜睡、头痛及精神错乱等;

③ 昏迷:意识丧失时间较长;

④ 休克:早期意识清楚或仅表现精神迟钝,有周围神经循环衰竭,且明显而持久;

⑤ 癔症发作:癔症发作所表现的意识障碍并非真正的意识丧失,而意识范围较窄。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针灸 | 中医美容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