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一个人的不同时期对高原气候的反应都有很大差异。” 岑医生说,“进入高原的人不要大意,要量力而行。”
那么,怎样在工作、旅行生活中减轻高原反应,防止高原病的出现呢?
岑医生提示人们:进入高原前首先要通过正规医院体检,心、肺、脑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入高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乐观情绪;高原反应一般都可自愈。症状较重的,对症治疗即可,如吸氧、止痛、镇静等,比如口服去痛片和安定片,藏药“红景天”可缓解高原反应。应避免劳累、受寒和上呼吸道感染,对不幸出现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病人须大量吸氧,并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迅速转送海拔低的地区,治疗效果较好。早、晚气温偏低,要注意保暖,即使夏季,内地来的人也须准备羊毛衫、保暖内衣等。冬季更须注意戴上墨镜和礼帽,以防紫外线损伤。如探险和登高山,则要计划好进行阶段性适应性锻炼,不应冒然进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以防出现不测。伙食应选择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不可暴饮暴食,晚餐时应注意不可过量,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使心肺受压,造成胸闷心慌。初入高原的人,睡眠时可采用半卧位,以减轻心肺负担。
要较快地适应高原环境,预防高原病,在进入高原之前加强身体的锻炼是很重要也是十分有效的。
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女研究员李强说,马家军、足排球等运动员,到高海拔地区接受耐力训练后,成绩都有大幅度提高。射击选手、花样游泳运动员都需要耐力、屏气,在高原低氧条件下,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加大肺活量,改进呼吸功能,产生对低氧的适应,回到平原比赛时就能发挥高水平。同样,一般人如果工作需要或旅游去高海拔地,平日经常有意识锻炼的人,必然能更快地适应高原环境。
锻炼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选择。李强介绍,平日生活中,加强运动(最简单的方式是长跑、游泳)、经常练憋气,能有效加大肺活量,锻炼大脑对缺氧状态的适应。即使不去高原,对应付日益紧张的日常生活、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 上一篇文章: 去高原旅游需防“高原病”
- 下一篇文章: 重视但不必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