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和丙肝是我国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据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我国有1.2亿人口携带乙肝病毒, 现有慢性肝炎患者3000万。丙肝病毒感染人数为3800万, 其中50%仍然携带病毒。
由于病毒的复制是导致肝细胞炎症损害和出现各种肝类临床症状的根本原因,因而抗病毒治疗是肝炎治疗中最重要的关键,这一点已被医学专家和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然而对这两种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具体认知,至今还存在误区。不少人以为感染了乙肝病毒后就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而对于丙肝患者,只要肝功能正常就不需要治疗。
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绝大多数是通过垂直传播或母婴传播感染,或者在婴幼儿期(4岁前)感染的,他们是慢性病毒肝炎携带者的主要来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肝功能可正常而不发生肝损害,这是由于病人对病毒感染的肝细胞未发生免疫清除作用之故,医学上称之为免疫耐受期,因而双方处于“和平共处”状态。
对这类患者,只要加强观察、定期复查即可,不必接受抗病毒治疗。一旦发现有明显症状,肝功能反复波动,以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查呈阳性时,说明病人进入免疫清除期,则应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
乙肝病毒引起的肝损害是由于人体免疫反应的激发,在清除感染了肝细胞的病毒同时,也破坏了肝脏而引起的。相反,丙肝病毒则主要是直接作用于肝脏,引起肝细胞损害。所以清除丙肝病毒是治疗丙肝的关键所在。由于感染丙肝病毒后,病毒在肝脏中的活动隐匿,人体的免疫系统难以察觉并清除之,感染者很难自行恢复。
由于丙肝病毒对肝脏的破坏隐蔽,不少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功能检查正常,容易被漏诊。
加上丙肝的症状不太明显,使人们忽视就诊,往往耽误了治疗。应该重视的是一旦感染丙肝病毒后,转化成慢性肝炎的机率明显高于乙肝病毒,50%-85%感染丙肝病毒后会发展成慢性肝炎。而且丙肝的病程发展比乙肝要快,通常发展成晚期肝病的时间为10-30年,而乙肝为30-40年。因此,当前医学界认为,只要确认感染了丙肝病毒,不论肝功能正常与否,只要病毒复制存在,都适合进行抗病毒治疗。
今年3月由中华医学会推出的《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建议丙肝患者采用长效干扰素联合病毒唑进行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上海传染病医院巫善明教授说:“61%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获得了有效的持续性丙肝病毒的控制,其中99%的患者在停药四年后,血清中仍然没有发现病毒,是当前最有希望治愈丙肝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