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轻视丙肝危害!

时间:2006-8-29 0:00:40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文章简介:

  我国约有丙肝抗体阳性患者近4000万,专家建议应把丙肝检测列入常规体检。根据卫生部公布的2003年和2004年2、3月传染病疫情信息显示,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发病人数一直位列所有传染病之首,而这里面戊肝和丙肝发病率在病毒性肝炎中又有明显的上升之势。为此,在即将面世的中国第一个针对丙肝的防治指南———《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权威专家提醒公众一定要意识到丙肝的危害性,同时建议把丙肝检测列入常规体检。

  丙肝的恶果在于会引发肝硬化和肝癌

  北大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斯崇文教授介绍,目前病毒性肝炎主要分为5型,即甲、乙、丙、丁、戊型,几种肝炎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甲肝和戊肝属于急性肝炎,即使在不治疗的情况下也有很多患者可以自愈,也不会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等问题。

  乙肝传染性虽强,在治疗方面现有药物很难实现乙肝病毒转阴,但是由于乙肝疫苗的问世,在采取了非常有力的疫苗免疫措施,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后,同时加强对血液制品的管理,乙型肝炎在目前的条件下是可以进行一定遏止的。

  丙型肝炎有它自己的特点,它属于RNA性病毒,和艾滋病毒、非典病毒有相似之处———极易发生变异,所以疫苗的研发工作显得相当艰难。另外,丙肝的危害在于它的可转化性,虽然丙肝在急性发作时有可能自愈,但是更多的丙肝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丙肝。全球现有1.7亿丙肝患者,其中80%的患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炎。和乙肝一样,丙肝患者会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经过20年的感染,大约10%-30%的丙肝病人又会患上肝硬化。肝硬化本身往往就能致人死地,另外其中还有5%到10%发展成肝癌。对于最终发展成肝硬化的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就是进行肝脏移植,但是在肝移植手术不能普及的情况下,预防病毒感染的发生和对慢性丙肝进行早期治疗必须得到重视。

  丙型肝炎的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

  丙肝是种“历史”很短、相对较新的病毒,它被发现于1989年,所以医学界对它的认识也刚刚开始。虽然如此,但是它的危害性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极大的关注。但是丙型肝炎的症状不明显,有的病人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有的则根本没有症状,所以不容易被发现。像乙型肝炎已经被列入医院常规体检,但是丙肝尚未被列入体检,使很多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患者不能被筛选出来,为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丙型肝炎带来了困难。

  法国数学家生物学家专业组织日前联合公布的普查结果表明,法国丙肝患者大约为6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其中经化验查出的仅为40万,另外20万名患者至今对自己的病情仍然一无所知。另外根据美国胃肠学协会进行的一项18岁以上成人调查发现,美国有400万人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但他们中的70%都不知道自己患有这种疾病。

  据1992年至1995年的流行病学数据统计,我国丙肝抗体阳性患者近4000万。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肝硬化和肝癌。我国和其他地方一样,很多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很多病人一旦被确诊,往往也是病情发展到了肝脏病变晚期,如肝癌和肝硬化,给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预防丙肝从生活方式入手

  丙肝的传播途径很多,而且和艾滋病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是通过血液传染。如果在输血或血液制品过程中使用了感染病毒的血液,就有被传染的可能。但是随着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施血源管理,使得通过血液途径新发的丙型肝炎病人已得到明显控制。另外,丙肝也可以通过体液传染。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高危行为会使人更易感染丙肝,比如:在卫生条件不够的地方文身;在消毒不规范的小诊所或医院接受牙科治疗或做胃镜;在卫生不合格的理发店刮胡子;进行同性性行为和吸毒。这些生活方式都有可能增加感染的概率。

  目前,丙肝和艾滋病共生的问题引起了很多医务人员的忧虑。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毒都可以经血液或注射途径传播。即都是经由血液感染,感染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在美国艾滋病毒感染者中高达30%的人同时感染丙肝,欧洲的这一数据是33%。单纯丙肝感染者通常要通过20-30年的时间最终发展成诸如肝硬化和肝癌这样的晚期肝病。然而重叠感染者体内的丙肝病毒浓度会更高,病毒恶化的速度更快,是仅仅感染丙肝病毒者的7倍。

  近年北京地区的艾滋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针灸 | 中医美容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