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的天然饮食疗法

时间:2006-8-28 22:34:47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文章导读:

         糖尿病人可选择的药:食物糖尿病需要营养,最好营养来自天然食物.
 
        黄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并具有药用价值.鲜黄瓜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所以吃黄瓜可以减肥。糖尿病人经常吃黄瓜,血糖不会升高,还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因为黄瓜性凉,不利脾胃。我母亲每天吃一根去了皮的黄瓜。虽然黄瓜皮有去浮肿的功效,几次吃带皮的黄瓜使我母亲拉肚子(黄瓜表皮的农药导致)所以不得不打掉黄瓜皮,

        枸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    主要含甜菜碱属生物碱,以及维生素A,B1,B2,C和钙,磷,铁等。枸杞有降压作用。具有轻微的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和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尚有降低胆固醇和降低血糖作用。  用治肾虚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肝肾不足,头晕目昏,视物模糊。   外邪食热,脾虚湿带及肠滑者忌用。   枸杞可食可药。蒸饭或煮粥每次放3-10克。枸杞小米粥用沙锅煮,小米健脾可以弥补枸杞的缺陷。中药不能用铁锅煮。

        西葫芦,性寒味甘,祖国医学认为西葫芦瓜入肺.胃.肾具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的功能.可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水肿腹胀.烦热口渴。以及肾炎肝硬化腹水等症。西葫芦还具有润肌肤,消除致癌物(亚硝胺)突变的作用。我吃西葫芦习惯放在鱼汤中,鱼汤很鲜美。

        蘑菇,是人们喜爱的食物。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蘑菇含水分93.3%,蛋白质2.9%,含丰富的硒.钾.丰富的磷.尼g酸,一定量的钙.铁.维生素C,以及少量的核黄素.硫胺素:还有一种叫PSK的物质及消化酶等有益成分。蘑菇可治疗糖尿病,它含有较多食物纤维。有糖尿病合并肝病的患者蘑菇是可选择的食品之一,糖尿病患者消化不良时宜食用蘑菇,因其含有胰蛋白酶等多种酶类,能分解蛋白质和消化脂肪。     蘑菇烹调之前用开水焯一下。我没有焯水便与西红柿同炒非常难吃,后来我才明白少了一道工序。开水焯过的蘑菇烹调十分鲜美,每次不要吃的过多,新鲜蘑菇或水发好的干蘑菇2两左右即可,多吃易动气发病。从野外采的野蘑菇,不能辨别不要吃,野蘑菇毒死人的报道很多。

        大蒜, 具有很强的杀菌力,对由细菌引起的感冒、腹泄、肠胃炎以及扁桃腺炎有明显疗效。还能降血脂、降血糖及降血压,甚至可以补脑。食用大蒜的方法:将大蒜捣制成蒜泥,让蒜泥在空气中氧化15分钟后可产生大蒜素食用。蒜泥最好和肉类.同时吃效果佳,它不仅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还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和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它还与这食物中的B1结合成一种新的成分蒜胺,能促进和发挥维生素B1的作用,提高作用约3倍的营养成分。蒜胺还能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水平。蒜泥开始时吃的较多1两都能吃掉,时间长了吃不多,每顿吃2-3瓣的蒜泥也可以。

        苦瓜,性寒,无毒。功能清暑涤热,明目解毒。主治热病烦渴引饮,中暑痢疾赤眼疼痛,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印度的科研人员研究用苦瓜降血糖,我国也有苦瓜研粉压片作为降血糖的药。食用体会有的网友告诉我她常期吃苦瓜,血糖控制的还可以,但是身体发冷。我母亲吃苦瓜每次也就是一两炒一个鸡蛋或者炒一两鸡肉。(滇南本草)谓:“脾胃虚寒者,食之令人吐泻腹痛。”苦瓜不宜久食生食。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黄花三七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田间.野地到处可见。蒲公英营养成分十分丰富,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保健食品。我们这的菜市场冬夏都有卖,中药店也有。性味苦甘、寒;无毒;入肝、胃经;蒲公英作为野生蔬菜在民间食用已有上千年历史。其味清新爽口,独具风味。具体吃法有生食,中医用蒲公英治疗糖尿病效果很好,无副作用。蒲公英来源广泛,疗效确实。用量新鲜的每次50克。

        鸡肉,性温,味甘。具有温中,补气养血,归脾、胃经、消渴.补虚、驱寒的功效,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含蛋白质100克中有23.3克比猪.羊.鸭.鹅肉多1/3,比牛肉高3.3%.被人体的利用率高。还含有矿物质、维他命、不饱和脂肪酸,而且低脂肪低胆固醇。鸡肉补而性温,故外感发热,或热毒未清者忌食。疟疾、痢疾、疳积、黄疸、肝火或肝阳亢所致的头痛、头晕、目赤、烦躁、便秘等病症者忌食.鸡肉含蛋白质较高,食后可增加氮质血症,因此尿毒症者忌食.食用体会我给母亲做鸡肉时,全面考虑鸡肉的利弊.每次仅用鸡肉(生的)一两切丝.炒一两苦瓜.鸡肉性温,苦瓜性寒,它们炒在一起可以抵消温,寒。显中性。一次我母亲患了感冒,她为治感冒喝鸡汤,结果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中医人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