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

时间:2006/8/29 1:02:28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文章简介:

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对昏迷或吞咽障碍的病人,应首先考虑鼻饲。胃肠功能差的病人,可用静脉高营养。


         ④禁用或慎用镇静剂,以防抑制呼吸。


         (2)保持呼吸道通畅:


         ①稀释痰液。


         ②刺激咳嗽。


         ③辅助排痰。可解除气道阻塞。


         ④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静脉输入氨茶碱,扩张小支气管,使呼吸道通气增加,应注意速度不宜过快,浓度不宜过高,否则可出现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


         (3)呼吸兴奋剂的使用及观察:呼吸衰竭的病人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兴奋性降低,此时应用呼吸兴奋剂呼吸中枢,增加通气量,改善肺泡通气换气功能达到纠正缺氧,促使二氧化碳排出的目的。可拉明可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和通过刺激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反向性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用药中注意剂量不可过大,如果出现多汗、呕吐、面潮红、面肌抽搐、烦燥不安时要减少用量,减慢速度。洛贝林可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向性兴奋呼吸中枢,作用快,副作用少,维持时间短(数分钟至半小时),过量时可致心动过速,呼吸麻痹、血压下降等。氨茶碱除有利尿、解痉、降低肺动脉高压作用外,还有兴奋呼吸中枢作用,剂量过大可引起恶心、呕吐、心动过速,若有条件可以抽血监测药物浓度。静脉搏滴入时宜缓慢,以防心律紊乱。


         (4)给氧:合理的氧疗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吸氧可以纠正低氧血症,减轻心脏负荷。


         ①Ⅰ型呼吸衰竭无二氧化碳潴留,中枢对二氧化碳有正常的反应性,根据缺氧的轻、中、重度程度,可分别给予低浓度到高浓度吸氧,即1~5L/分。


         ②Ⅱ型呼吸衰竭病人低氧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主要靠缺氧来刺激,只能采取控制性给氧,即持续低流量吸氧,1~2L/分。


         ③若急性呼吸衰竭,如呼吸心跳骤停、电击、溺水、中毒后呼吸抑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给予50%以上高浓度氧或行高压氧治疗。


         总之,合理的氧疗可缓解症状,反之则产生毒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的神志、呼吸频率和节律、紫绀程度、脉搏、心律和血压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肾功能和心功能情况,注意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性状、如发现有消化道出血,应及时上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倘若病人经吸氧仍不能纠正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则应考虑使用呼吸器治疗。


         (5)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护理:对于经过积极治疗和处理,病情仍趋于加重者,应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行辅助通气。气管插管为分泌物吸出提供了有效的急救措施。


         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固定要牢固,松紧适宜,防止脱落或扭曲。


         ②保持气管切开伤口处清洁,每日更换敷料1~2次,如疑有感染,需作局部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③充气气囊每4小时放气一次,以防止气囊长期压迫气管粘膜,引起溃疡或坏死。为防止气囊以上部位分泌物流入下气道,加重感染,气囊放气之前应吸净口咽部的分泌物。


         ④吸痰时要注意无菌操作,每根吸痰管只用一次,用毕煮沸消毒。吸痰动作要轻柔、迅速,避免粘膜损伤,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加重缺氧。痰液粘稠时,吸痰前先注入生理盐水3~5ml,以稀释痰液。吸痰后可滴入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上呼吸道的湿化作用丧失,吸入气体必须加温湿化,可采用蒸气或超声雾化吸入等措施,防止痰液干燥结痂。


         (6)滥测血液气体分析与电解质,及时纠正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应熟练掌握采取动脉血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7)防止误吸:呼吸衰竭的病人全身衰弱或因神志不清,口咽部分泌物或呕吐物吸入气道,造成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为了防止误吸,神志清醒的病人在进食时采取半坐卧位或坐位,减少食物呛入气管的机会。如有吞咽障碍或昏迷病人采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净口咽部位的分泌物,可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鼻饲前应检查胃管是否在胃中,每次鼻饲量要少,推注速度要慢。选用带气囊的气管插管或切开,气囊充气后可防止分泌物或呕吐物吸入肺内。


         急性呼吸衰竭时,及时去除原发病或诱因,可以缓解病情。慢性呼吸衰竭经治疗一般可以缓解病情,关键是预防。要积极治疗导致呼吸衰竭的疾病。治疗休克和严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本站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针灸 | 中医美容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