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忍无可忍的痛苦对付便秘要讲方法

时间:2006/8/29 0:32:43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文章简介:

        提起便秘,相信很多人都曾深受其苦。也许人们觉得它不登大雅之堂,又不似其他疾病那样给身体带来直接的危害,加之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久而久之,人们也只有听之任之,成了难言之隐。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世荣教授告诉记者,便秘可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痛、食欲下降,甚至因粪便中的毒素侵入体内而引起头晕、体力下降、口舌生疮等症状。而便秘和肿瘤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此外,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便秘患者,由于排便时用力过度,还可引起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可见,便秘并不是一件小事。我国著名消化内科专家、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柯美云教授曾专就此事召集媒体,发布有关科普知识。她介绍,便秘作为一种临床症状,可能是功能性的,也可能是器质性的,只有查清原因才能对症治疗。年轻女性的便秘主要与吃饭少、喝水少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关。另有一些女性在月经期便秘,这主要与盆腔充血等生理因素有关。学生中的便秘多半与紧张等精神因素有关。诱发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是疾病原因。如糖尿病可影响自主神经,从而引发便秘,肌肉病变如硬皮病也可引起便秘。此外,如瘫痪、中风、截瘫等病均可成为便秘的起因。肿瘤也可引发便秘,但为数不多。有时来自肠管外的压迫如怀孕也可引起便秘。二是药物原因。某些药物对消化道平滑肌有抑制作用,从而可引起便秘。如镇痛、止痛、镇静药物,心血管类药物也可引起便秘。三是精神因素。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等可引起便秘,如考试、工作等因素。四是饮食原因。正常情况下,肠内物质运行至小肠末端时尚含有1500毫升水分,而到大肠时通常只有150毫升,即大部分水分在运行过程中已被吸收了。如果饮水少,粪便干燥,便秘就不可避免。五是习惯原因。有的人产生便意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去解,使便意消失。常此以往就会使肠道刺激阈值(耐受力)提高,肠道会变得麻木,从而形成便秘。还有的人喜欢一边排便一边看书看报,一心几用,或由于排便方法不对等,都可形成便秘。

  治疗便秘首先需明确诊断。柯教授告诉记者,便秘的感觉许多人都有,但并非所有人都知道究竟什么样的情况才是便秘。她指出,在正常情况下,排便一日一次为好,但有规律地2~3天一次,也算正常。判断是否便秘可参照这样的标准:粪便很硬、很干,且一周内排便次数在2次以下者,为便秘。但也有人一天可排便7~8次,却总有排不净的感觉,这种情况也属于便秘。

  柯教授特别强调,治疗便秘并不等于给泻药,吃药只是权宜之计,调整生活才是医治便秘的根本方法。人们都知道多喝水有利于排便,但柯教授认为喝水也是有讲究的。对纠正便秘而言,饮水要集中,使水分来不及吸收便到达大肠,这样才有利于松软粪便,易于排出。正确的饮水方法是早晨集中饮水1000毫升。此外,饮食的粗精搭配,多吃瓜果、蔬菜及绿豆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多运动等也有助纠正便秘。用炒得微黄的白萝卜子煎水或代茶饮,对肠蠕动弱及老年便秘患者也有帮助。给予肠道被动运动,如腰部按摩、在肚脐上下做反向按摩对纠正便秘也有帮助。纠正便秘还需讲究时机。通常情况下,早晨醒来及一日三次进餐后的4个时段是加强肠道蠕动的有利时机,易出现便意,其中又以早晨醒后排便最好。因此,生活有规律,养成好的习惯后,便秘的发生率自然会大大降低。

  医生治疗便秘也要区分不同的情况。柯教授指出,对于出口梗阻性便秘,治疗以软化粪便为主。用生物反馈的方法,以电极放松肛门肌肉,并训练规范的排便动作。正确的排便方法是全身放松,尽量使腹壁盆底肌肉放松、下降,肛门打开。有的人排便时用力不当,只在肛门使劲,结果影响、损坏了肛门处神经末梢。对于阈值提高而引起的便秘,治疗以纠正患者的排便习惯为主,逐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很多人希望用药物治疗便秘。柯教授认为,对于梗阻性便秘,宜用开塞露;慢性便秘患者则宜选用适当口服药物,如车前子、福松、杜秘克等药物,可将粪便分解为小化合物,从而增加渗透压,产生便意;老年人用药量不可太大,可采取间断用药,不可造成对药物的依赖。此外,由于老年人多有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宜用麻仁润肠丸等性质温和的药物及刺激性小的药物,如果道片等;对于异常焦虑的便秘患者,宜先稳定其情绪,再配合药物治疗。药物中的硫酸镁通常只用来做清洁肠道,而不用于治疗;苷露醇也不宜直接给患者使用,有些药物如石蜡油也应慎用。

  大肠癌在便秘的人群中发病率高,柯教授提醒人们:40岁以上的便秘患者,应时常注意便中有无粘液及血,以警惕大肠癌的发生。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针灸 | 中医美容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