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喉中痰鸣、呼吸困难为特征,常迁延不愈,因受凉感冒或遭遇诱发因素而发作,给病人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成为医学界关注的医疗难题之一。
过去认为,哮喘病是由于支气管痉挛引起气道收缩、变窄导致病人呼吸困难,因而治疗上主要依靠解痉药,即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克喘素之类,但药效一过,病状依然,甚至逐渐加重,使病人以为哮喘病不能治愈。现代研究证实,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哮喘病人的气道处于炎性敏感状态,对致敏物具有高反应性,因此治疗上以抗气道的慢性炎症为主,而且要持之以恒,即使不犯病也要坚持抗炎治疗。只是这种抗炎不是通常所说的抗菌素治疗,不需使用大量的青霉素之类药物,而是抗气道的过敏性、无菌性炎症,目前多指吸入激素。吸入激素进入肺内的药量,只相当于口服给药的1/20,且直接作用于气道,无全身副作用,被称之为“治本”的药物。
由于哮喘概念和发病机理的更新,在防治观念上要实现四大转变:一是变解痉为抗炎。由对症治疗转变为病因治疗,从解除支气管痉挛(平喘)为主转变为消除支气管慢性炎症为主,坚持吸入激素,如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等。由于不是口服给药,只要方法得当,就不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及代谢,更不会出现浮肿、食欲亢进等副作用。二是变治疗为预防。把哮喘发作期治疗为主转变为平时不喘时的缓解期仍坚持吸入抗炎药物或口服增强免疫、补肾益肺的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三是变被动为主动。把以哮喘发作时才被动去找医生看病的习惯转变为哮喘未发作前即主动找专科医生咨询、治疗。四是变临时为长期。从哮喘发作时临时去医院对症治疗转变为平时在家注重预防,避免诱因,防止感冒,坚持预防,如口服酮替芬、补益中药、吸入激素及坚持体育锻炼等。
总之,哮喘病可以通过正确防治达到长期控制和治愈的目的,关键在于更新观念,合理治疗,持之以恒,预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