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中西综合治疗

时间:2006/8/29 1:03:15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文章简介:

西医治疗

   1.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

  应以控制感染和法痰、镇咳为主;伴喘息时加用解痉平喘药物。可结合痰培养合理选用抗生素与磺胺类药物。目前主张联合使用抗生素。

  (1)青霉素族与链霉素合用为气管炎 target=_blank>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的常用药。

  (2)红霉素与氯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与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

  (3)严重感染时选用氨苄青霉素2~4g/日、头孢氨苄2~4g/日、头孢拉定1~2g/日分4次口服。用药三日后,病情无改善,可根据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

  (4)反复感染患者,可采用预防性用药,复方sMZ(剂量为治疗量一半)持续用药,预防性治疗可减轻发作和缩短疗程。

  (5)法痰镇咳药物:合理使用镇咳祛痰药物是本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一般咳嗽药水如氯化铵、棕色合剂,鲜淡竹沥每次10~20ml,每日2~3次。此外,止咳可用咳必清25mg;咳美芬10mg一日3次。

  (6)解痉平喘药物:喘息型支气管炎常选用解痉平喘药物,如氨茶碱0.1g,每日3次;喘定;舒喘灵2~4mg,均每日3次。慢性支气管炎,阵发性咳嗽伴有不同程度支气管痉挛时,应采用支气管舒张剂改善症状;有利于痰液的清除,如舒喘灵、氯喘、克仑特罗、美喘清等。

  2.缓解期治疗

  本期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来预防复发、控制病情发展。

  (1)气管炎菌苗:一般应在发作季节前注射,剂量首次为0.1ml,以后每次递增。0.1~0.2ml,直到0.5~1.0ml,每周皮下注射一次,如有效,应坚持使用1~2年。

  (2)胎盘多糖:隔日或每日肌注0.5~1.0mg,20次为一疗程。

  (3)人脾转移因子:每次肌注2~4ml,每周1~2次,3~6个月为一疗程。

  (4)核酪:每周肌肉或皮下注射2次,每次2~4ml,连用3个月。

中医治疗

辨证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依其临床表现多分为实证,虚证两大类。慢性支气管炎为久病,久病必虚,故本病的本质多属虚寒。反映在肺、脾、肾三脏之虚,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缓解期。如果上呼吸道反复感染,病情加剧,则出现实、热、痰、湿的证候,形成邪实正虚的复杂局面。主要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

(1)实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

①外寒内饮:


证候:咳嗽气急,甚则喘逆,咯吐白色清稀泡沫粘痰,无汗恶寒,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弦紧。

证候分析:外有表寒里有水饮,外寒引动水饮,上逆射肺,肺气不宣,故咳嗽气喘,痰多泡沫;表寒外束,郁闭肺卫,故无汗恶寒,身体疼痛而重;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饮溢于肌表,故见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弦紧乃为寒饮内盛之征。


治法:解表散寒、宣肺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方中麻黄桂枝,宣肺平喘;干姜、细辛、半夏温中蠲饮,散寒降逆;配五味子,以防肺气之耗散,佐以白芍协同桂枝调和营卫;并用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有外散风寒,内除水饮,表里双解之功。如胸闷苔腻加白芥子、陈皮;痰郁化热减桂枝、干姜用量,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身热不解亦可加鱼腥草、蒲公英、连翘等以清热解毒。

②痰湿内聚:

证候:咳嗽声浊,痰白而粘,胸脘满闷,纳差腹胀,大便溏薄,舌胖淡,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儒滑。

证候分析:痰生于脾,上渍于肺,痰湿聚于中焦,寒从中生故咳嗽痰白而粘;痰湿内停,中焦气机受阻,故胸脘满闷、纳差腹胀。苔白腻,脉儒滑均为痰湿偏盛之象。

治法:温阳健脾,化痰平喘。

方药: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方中茯苓健脾渗湿、祛痰化饮。以桂枝温阳化饮,与茯苓相伍,实有温化渗利之妙用。

[1] [2] [3]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本站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针灸 | 中医美容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