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

时间:2007/12/8 17:05:50   文章来源:中医人    作者:佚名  

文章简介:

   疾病概述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儿童型息肉、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

   病因病理


    1) 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2) 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3) 炎症刺激:直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

    4) 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表现症状

     1.便血:为鲜血、被盖于粪便表面而不与其混合。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外。

     2.息肉合并溃疡感染时,可有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感。

  诊断鉴别     区分直肠息肉的性质,是手术治疗方案选择,以及患者预后好坏的重要保证。

  ①脆性:在检查时,以窥器或器械触及时极易出血者,多为恶性息肉。反之则为良性。
 
  ②溃疡:息肉一般情况下无溃疡,当恶变时,即可形成溃疡,特别是带蒂的息肉一般不会引起溃疡,一旦发生溃疡,则表明其有恶性改变。

  ③活动性:坚实牢固、无蒂的息肉易恶变;而带蒂具有活动性的则恶变相对较低。

  ④外形:有分叶的息肉易恶变,光滑圆润的则少。

  ⑤基底:息肉基底大,头小者极易恶变。

  ⑥类型:有蒂的多是管状腺瘤,相对癌变率较低。

  ⑦大小:息肉增大或息肉较大的易恶变,息肉无明显增大的,则较少恶变。

预防:   

1、及时治疗肛门内外痔、肛漏、肛裂、肛窦炎及慢性肠炎等疾病。

2、保持肛周清洁卫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治疗:

1.电灼法:在肠镜直视下电灼切除息肉。

2.套扎法:用套扎器将胶圈套住息肉蒂根部。

3.切除法:蒂粗或基底宽之息肉可在鞍麻下手术切除。

4.单个或小息肉病例以抗生素、灭滴灵和其他辅助药物为主。

5.多发息肉或临床症状重病例,用药除用抗生素外,尚应加强支持对症治疗。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针灸 | 中医美容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