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绍尔博士研究出一种最新的胃溃疡验定法。
就是胃溃疡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pylori)。
马绍尔博士与其伙伴首次证实胃溃疡的病因是来自感染,而并非人们一直被认为的压力或饮食不调。他们更找出引发胃溃疡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旋形病菌。这是第一次改变世人对胃溃疡病因的看法。
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马绍尔毅然“以身试病”,喝下一杯含有幽门螺旋形病菌的饮料。
这位“疯狂”博士是来自西澳的巴里·马绍尔(Barry Marshall)。
1985年,巴里·马绍尔与其伙伴首次公开证实胃溃疡的病因是来自感染,而并非此之前一直被认为的压力或饮食不调。他们更找出引发胃溃疡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旋形病菌。这是第一次改变世人对胃溃疡病因的看法,而要改变多年的看法,并不容易。
其实,马绍尔博士要力证胃溃疡是由病菌引起,更因为他也研究出一个最新的胃溃疡验定法。
喝下病菌被病痛折磨多日
首先,为了证明因病菌而起,巴里·马绍尔毅然“以身试病”。
马绍尔博士向记者描述他喝下一杯含有幽门螺旋形病菌饮料后的情形。
“刚喝下去没怎样,但我也同时开始进行自己发明的验定法。到第三天,全身冒冷汗,进食时胃部很困难。然后从第四天开始到第七天,吃的都吐出来,精神坏透。到第八天,吐出来都是水,但没有了唾液,口臭出现,胃酸破坏情况严重,我真正投降了,立刻接受急疗,大约是两周后,主要症状消失,大约一个月后,我已经能从自己那套验定法里证实自己体内再无病菌感染,我终于证实了胃溃疡是病菌感染的疾病。”
1982年,马绍尔博士与研究伙伴罗宾华伦医生,发现胃溃疡是由一种尚未定命的螺旋形病菌所引起。他们的发现除依据试验室观察及临床分析之外,还包括了上述该次颇引起争议的“以身试病”。
病人吞下带微量碳14脲素的药丸后,就向一个特制的气球吹气。
收集气球内的气体,吞下去的碳14脲素,会被胃里的细菌分解为气态的二氧化碳,而与细菌“结合”的碳分子,会带有识别颜色。
把气球内的呼气溶入特定溶液里。
再经过闪烁计算仪,就能诊断细菌多寡状况。
发现胃溃疡成因,发明胃溃疡检验法
发现病菌后,他们即着手寻求最有效的诊断法,及根除病菌的方案。后来,他们以抗生素根除了病菌,并从此洗刷了世人过去对胃溃疡成因的误解,马绍尔博士更把他们发现的病菌,命名为Helicobacter pylori,幽门螺旋形病菌。而国际医药界也在各地医药媒体上肯定了他们的成绩。
跟着,马绍尔博士拿出“一个银色的气球”,向记者介绍他所发明的胃溃疡检验法。原来这是一种叫作PYtest的“吹气法”,他们已经注册了专利权。PYtest是利用碳14脲素来进行检定的。
方法是:怀疑自己患有胃溃疡的病人,先吞下一粒含有极微量碳14脲素的药丸。10分钟后,病人向一个特制的气球吹气。假如病人胃壁上确实有幽门螺旋形病菌,那么,只要把呼出的气再经过简单的实验计算,就能检定病菌指数。这样就可以诊断病人是否患上胃溃疡,也可以测定胃溃疡的程度。
这检定法的原理是:吞下去的碳14脲素,会被胃里的病菌分解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在这带有辐射能的二氧化碳里,与病菌“结合”的碳分子会带上识别颜色。当把气球内的呼气溶入特定溶液里,再经过闪烁计算仪,就能诊断病菌的多寡状况。
既然碳14脲素有辐射性,那么药丸吞到肚子里去有没有危险?
马绍尔博士解释说,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内都能找到碳14,我们人类,每天都会从周围环境里受到6毫希的辐射,PYtest里所吞服的药丸只有3毫希,比日常环境里的辐射还要少一倍。加上碳14脲素的活跃期极短,在24小时之后,就能随呼吸及排尿离开人体。那绝对不会造成坏影响,妇女做一次乳房X射线就得抵受940毫希的辐射剂量,而一次普通的胸部X射线,也有32毫希的辐射剂量。
据本地引进胃溃疡吹气检定法PYtest的Ulti-Med International负责人彭庆民医生证实:“PYtest在新加坡已经取得医药安全批准。所有提供给医生作检定用的化验及计算仪器,都得到操作认可,尤其是含有碳14的药丸,除了有特别注明,并在发出前记录在案。”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