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京去世看淋巴癌的早期症状及其预防
文章导读:
淋巴瘤的常见症状
一、局部表现:
1、淋巴结肿大:是淋巴瘤最常见、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浅表和深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的特点为无痛性、表面光滑,多可推动,质地韧。早期活动,孤立或散在,晚期相互融合,与皮肤粘连,不活动,可形成溃疡。浅表淋巴结以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多见,深部以纵隔、腹部和盆腔多见。
2、淋巴结肿大引起的压迫症状: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以压迫附近的气管、食管、静脉等造成咳嗽、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如果发展迅速,可发生上腔静脉综合征。
二、全身症状:
常有全身无力、消瘦、食欲不振、盗汗及不规则发热等全身症状。持续发热、多汗、体重下降可能标志疾病进展,预后不佳。晚期患者常出现贫血,进行性贫血和血沉加快也是判断淋巴瘤发展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结外病变
除淋巴组织以外,身体任何部位都可发病,其中以胃肠最为常见,可有上腹痛、呕吐、腹泻和肠梗阻等症状。此外肝脾受侵可引肝脾肿大,发生黄疸;骨骼受侵可表现为局部疼痛和骨折;皮肤受侵可有瘙痒症和痒疹;扁桃体和口、鼻、咽部受侵犯,临床有吞咽难、鼻塞、鼻衄等。
确认亚型、选对初治方案是淋巴瘤治疗关键 临床医师和患者在淋巴瘤的诊治过程中需要始终明确三方面内容:淋巴瘤的病理类型、淋巴瘤的扩散情况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治疗策略。
诊断方面,随着免疫学、分子和细胞遗传学的广泛应用,使得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不仅有了统一的标准,而且能更加详细、准确地区分出各种亚型的淋巴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病理分类原则,非霍奇金淋巴瘤细分为约30余种亚型,有的病情进展较慢,有的则来势凶猛,不同亚型治疗方法并不一样。
由于不同病理亚型的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后均不相同,因此,中国抗癌协会恶性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朱军教授强调:“早期明确病理诊断和病理亚型、准确临床分期、恰当的治疗方案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前提。而活检是一种简单易行且痛苦较轻的操作,是淋巴瘤诊断最为可靠的方法。如果病人确诊后,就能尽快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合理的治疗,那么就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而且可以尽量地减少肿瘤复发的机会。”
淋巴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中国医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谈到: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上采取的策略不一样。
淋巴瘤的诊疗经过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从最早60年代,主要靠放射治疗,发展到70年代以后的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联合或者综合进行,以至于到现在化学药物治疗占到了更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最近一些年,“分子靶向治疗”的兴起,治疗效果也有了比较大的提高。概括起来说,淋巴瘤治疗模式的演变和人类对“淋巴瘤”疾病本质认识的不断加深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
“霍奇金淋巴瘤”到目前为止主要的还是提倡以化疗为主,局限期的病人,就是Ⅰ/Ⅱ期的病人配合肿瘤所在部位局部的放射治疗,而对广泛期的病人主要是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化学药物治疗一个最标准的或者说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治疗方案就是ABVD方案,四个药物组成了这样一个方案,这个方案目前为止认为是一个标准的治疗方案。
“非霍奇金淋巴瘤”又分成几大类,不同种类采取的治疗策略也不太一样。基本上现在按照淋巴细胞来源分类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B细胞来源,还有一类是T细胞或者NK细胞来源;按照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惰性淋巴瘤,一类是侵袭性淋巴瘤,还有一类是高度侵袭性淋巴瘤,治疗策略也是不一样的。这些年由于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的出现,比如抗CD20的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让病人获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按照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来分的话,早期霍奇金淋巴瘤,我讲的是Ⅰ/Ⅱ期的病人,应该是能达到80%以上的治愈率的,治疗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从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癌症治疗的疗效的分级上,“霍奇金淋巴瘤”现在我们认为是可以治愈的肿瘤,而Ⅲ/Ⅳ期的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效果虽然差一些,但是即使是B期的霍奇金淋巴瘤,长期的生存率也能达到50%以上,所以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非霍奇金淋巴瘤就不一样了。惰性淋巴瘤患者生存时间可以达到8到10年,最近一些年随着治疗方式的改进,由于单克隆抗体这一类的药物,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而T细胞来源的,像一些恶性程度比较高的淋巴瘤,最近一些年治疗效果的提高仍然还是有限的,所以我们的治疗效果仍然不是很满意,但是T细胞、NK细胞的来源中,像NK/T细胞的淋巴瘤,到目前为止经过我们放射治疗或者说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的联合,治疗效果也还是非常不错的。
本文摘自中国论文网,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6/view-2846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