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一般肥胖简单分为四型:摄取过多食物造成肌肉精实的胃躁热型、产后虚胖的脾虚型,老年、更年期的肾虚及压力造成肝气郁滞型等,有各自不同的减重方式。
胃热痰瘀型
特点:肌肉结实、容易口渴、食量大、爱吃冰。
针对千人的肥胖研究显示,36~38%的人属于这型,且以男性居多。临床上用清胃热的泻药,如大黄、草决明等,加速代谢,利用排便方法来降火气。
此外,也可藉助耳针或针灸神门穴抑制食欲,减少热量摄取。
肝郁气滞型
特点:常郁闷叹气、容易失眠多梦、容易紧张、烦躁、经常觉得疲倦、女性有月经失调。
中医认为,肝系统是调节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情绪不稳会影响肝的运作失衡,造成肥胖。门诊中约一半的女生都属这型,现代女性工作忙碌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经常用吃来当做安慰剂。约有18~20%的人属这型。情绪转换调整,是这类型人的减重功课。平时可以喝点抒肝理气的玫瑰花茶、桂花茶或是陈皮,可以和缓情绪。针对这类型的减肥方式,临床上以抒肝理气的逍遥散中药等为主。
针灸则使用负责调节情绪的肝经如太冲穴、太溪穴等。
产后脾虚湿阻型
特点:肌肉松软、容易疲倦无力、四肢浮肿、食欲差、产后居多。
统计发现,这类型人约占减重门诊的27~30%,因为脾系统功能较差,通常会使用强化脾脏功能的药物,如黄耆、茯苓等。平时可以多吃些帮助水分排出的食物,如薏仁、红豆。
针灸则以足三里、三阴交等可以减少身体水分制造及排水的穴位为主。
更年期或老年的肝肾两虚型
特点:通常超过50岁,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少吃体重仍上升。
这类型约占22%,男女都有。更年期及50岁后,身体功能衰退,脏腑机能也会减弱,加上荷尔蒙减少,新陈代谢趋缓,减重的工作更加不易。这时治疗重点在补肝肾。临床上一般会用六味地黄丸、何首乌、女真子等中药。 此外,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功能衰退会出现骨质疏松或关节酸痛,可以在饮食中补充一点黑芝麻,可以滋补肝肾。黑豆、黄豆也有健脾效果,可以煮成饭当做营养早餐。 补脾肾的龟苓膏或枸杞子泡茶也可当做点心。
针灸以调整肝肾穴位为主,如中脘、关元、三阴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