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下腔静脉途径拔除起搏导线的初步体会

时间:2006/8/29 0:06:18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文章导读:

极置入时间7.5年,导线头端的电极与心肌组织紧密粘连,致使用力牵引及反向推动外鞘均不能使电极与心肌分离,且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及心室颤动。此后,经开胸手术,在体外循环下顺利取出电极导线。

        术后伤口愈合好,无感染及血肿。平均住院2.5 d,随访期间起搏系统功能正常。

        讨 论

        血管内反推力牵引技术拔除起搏器或ICD导线已普遍用于导线折断及囊袋感染等并发症,其方法包括经上腔静脉及经下腔静脉两种途径。经上腔静脉途径拔除导线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及成功率高等优点。因而,常常作为首选[3]。然而,对导线完全脱入心腔的患者,则不能使用经上腔静脉途径拔除。此外,对植入时间较长,纤维组织包裹严重的患者,经上腔静脉途径往往拔除困难[4]。

        经下腔静脉途径拔除导线目前多用于不宜使用经上腔静脉拔除者或经上腔静脉途径拔除失败的患者。当然,也可首选经下腔静脉途径[4,5]。临床上通常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拔除导线的成功率。本文18例患者的28根导线,16例(25根导线)首选经上腔静脉途径,其中22根(88%)完全拔除,2例(3根导线)直接采用经下腔静脉途径,结果是3根导线均完全拔除。经上腔静脉途径拔除失败的3根导线,改用下腔静脉途径,其中2根导线完全拔除。因而,本组患者两种径路相结合拔除导线总的成功率达到96.4%。Alt等[1]报道1组欧洲多中心拔除起搏器导线的结果,共150根导线(心室导线100根,心房导线50根),122根(81%)完全拔除,18根(12%)部分拔除。美国193个中心共计1 299例患者的2 195根导线拔除的结果表明,完全及部分拔除分别是86.8%及7.5%[6]。本组较国外文献报道的结果略高,可能与导线植入时间相对短以及心房导线的比例较高有关。

        经下腔静脉途径拔除导线的主要点在于套网钢丝能否有效地套住导线以及能否顺利拽入内鞘中。有时往往难于套住导线,或虽已套住导线,在拽入内鞘的过程中容易滑脱。遇此情况,适当地调节网篮导管顶端的位置及角度,并与推送内鞘有效的配合,大多能解决此问题。

        总之,本组病例的结果表明,经下腔静脉途径拔除起搏器或ICD导线,不但可用于经上腔静脉拔除失败者, 也可首选经此途径拔除导线,两种途径相结合可明显提高成功率。两种径路均安全,无严重并发症。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中医人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