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抚触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对象与方法
对象
选择62例早产儿,其中男38例,女24例,体重880 g 1例,1 000~1 500 g 8例,1 500~2 000 g 19例,2 000~2 450 g 34例,胎龄28~30周 4例,30~34周22例,34~36周36例,病情稳定后,开始新生儿抚触。
方法
抚触条件包括:①置辐射台,温度约30℃,由专门训练人员进行操作,每天1次,每次15 min,并播放环境音乐。②抚触时间取进食后1 h,早产儿生命体征稳定。③洁净双手,双手用润滑油润滑。④抚触应充满爱意,凝视新生儿双眼,与新生儿交流。
抚触手法抚摸头,颈背部用指揉法,抚触四肢用捏揉法,按头―胸―腹―上肢―下肢―背―臀的顺序进行,头部:双手拇指从前额中央向两侧推,再从下颌中央向外向上方向滑动,在新生儿上唇画出一个笑脸,双手掌从前额发际抚向枕后,两手中指停在耳后乳突部;胸:双手放在肋缘,分别从胸部外下侧向对侧外上方滑动,注意不要碰到乳头;腹:双手依次按顺时针方向从右下腹经上腹抚摸至左下腹;四肢:双手交替从臂向手腕象“挤牛奶”样轻轻挤捏,搓揉大肌肉群,双下肢方法一样;背部:俯卧,头偏向一侧,双手平放于早产儿背部,从颈部向下抚触,然后用指尖,轻轻抚触脊柱两边肌肉,再从颈部向底部迂回运动。
结果
每天记录奶量、测体重、行为测试,生后28 d奶量增加好、未发生腹胀、坏死性小肠炎等并发症,体重上升稳定,10~15 g/(kg・d)增加,肌张力好,眼随红球转动,托腹抬头,拉起坐直竖头反射可。2个月时纠正胎龄满40周早产儿行为神经评分,≥36分。NBNA评分采用鲍秀兰制定的20项评分标准[1],分5个部分,行为能力6项,主动肌张力4项,被动肌张力4项,原始反射3项,一般状态3项,满分为40+4分。
讨论
新生儿抚触已在国内广泛应用,抚触可刺激迷走神经紧张性增高,释放胃泌素、胰岛素,增强早产儿的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加强肠蠕动,减少腹胀,胃食管返流,坏死性小肠炎发生机率,促进胎粪中胆红素排出体外,缩短黄疸持续时间;抚触通过皮肤感受器将力学效应传至中枢神经系统,促使机体的β-内啡肽分泌,刺激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修复部分受损的神经系统,减少神经元凋亡,促进脑功能康复;抚触可使早产儿定向力、运动能力更成熟,促进甲状腺素水平提高,增强早产儿免疫功能,而与早产儿的交流使早产儿有满足感,激惹性减弱,安静少哭闹,亦有利于免疫功能的加强[2]。
NBNA评分对脑损伤评估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早期发现脑损伤提供依据,早产儿需待纠正胎龄满40周后方可进行,通过追踪评分,发现新生儿抚触早期干预[3],能逆转神经功能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阻断继发脑损伤的病理过程,对改善预后有显著效果,而且充分的抚触使孩子感觉安全、满足,对今后的个性形成亦有较大的帮助,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