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人们在议论,孩子生的晚好还是早生好,往往各有各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其实,医学对此做过系统的研究,有过科学的结论和依据。
在我国,计划生育是一个基本国策。医务人员在门诊上经常可以听到婚育年龄的问题,当一说到年龄在将近30岁的年龄时,许多咨询者往往感到这是打“官腔”,常常是半信半疑。其实,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许多打算生育的人并没有这方面的常识。
生儿育女乃人生之大事,优生优育是人们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医学界就十分注意生育年龄与优生优育关系的研究。
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年龄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其母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年龄过小不利于优生优育,这是人们所熟知的,年龄过大对胎儿的是否有利呢? 其具体影响如何? 这是很多人不清楚而又有必要弄清楚的问题,因为有人产生误会,认为年龄大一点可能有利于胎儿,或认为年龄大一点能提高胎儿智商等等。
为了弄清这些有关的问题,医学家们从多方面进行观察,其中包括怀孕时间、产程、产后并发症、新生儿体重、胎位异常率、难产发生率、早产发生率、高危妊娠发生率、会阴裂伤率、羊水异常率、恶露异常率、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低体重儿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年龄对部分指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年龄<;22或>;34岁者难产发生率增加,产程异常者增加,高危妊娠发生率、恶露异常率和胎儿体重异常率增加。难产发生率34岁以上者高达68.20%,而28岁左右者仅为17.40%,高危妊娠发生率在小于22岁和大于34岁者中,分别占30.00%、36.40%,而26岁左右者仅仅为8.50%。据有关临床报道,从1429人中的观察结果来看,26-27岁生育对母体和婴儿均有明显的益处。
女性在发育过程中,一般要在23岁左右骨骼的钙化才能完成,24岁以后生育是较为理想的。但对于这一年龄段女性来说,一部分人仍处于事业有成的“初级阶段”,大学生则是刚刚毕业之时,社会适应能力、经济承受能力较差,住房条件、工作环境等尚需适应,稍微推后生育则更有利于母婴健康,更有利于优生优育。但这并不意味着年龄越大就越有利于优生优育。相反,年龄过大是优生优育之大忌。这是因为,年龄增大使女性生理发生一系列变化,例如骨盆和韧带的松弛性较差,软产道组织的弹性降低,子宫的收缩力量减弱,很容易发生难产、产程延长、生殖道损伤等一些并发症,甚至还有可能因年龄过大而发生胎儿智力低下,不利于母婴健康。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30岁以上生育是肯定不符合优生优育原则的。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孕妇本身的生理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心理方面。有专家认为,年龄过大常常影响女性对胎儿的关心程度,或分散精心护养婴儿的精力,甚至一些年龄因素的产妇为年龄而产生羞怯感,不利于婴儿发育成长。
大夫们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和对比观察分析,认为女性26-27岁是生育的最佳时期,可以说,这一年龄是有生理、心理和社会学基础的。因为此时最具备良好的生育能力,最有精力养育子女,最有利于母婴健康,最符合优生优育的“基本原则”。当然,万一在这一最佳的生育时期发生意外,诸如发生重大疾病或其他不利于生育的事件,也可适当推迟生育年龄,安排在28、29岁,也是符合优生优育要求的。至于年龄再大一些,对母体、对下一代都是不利的,不值得提倡。
对于当代的中国妇女来说,一生大多只生一个孩子,安排在优生的年龄段生育,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您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