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阐述了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通过对12例三叉神经痛的观察治疗,认为其原发者可能是由于三叉神经支配区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后与三叉神经相粘连而引发,其继发者可能是由于龋齿或齿槽骨化刺激或压迫三叉神经末梢激发了半月节内的神经元而产生。采用小针刀闭合性病点松解术,取得了法简、效速、价廉、安全可靠且无毒副作用的神奇疗效。明显优于其它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三叉神经支配区内反复发作的陈发性短暂而剧烈的疼痛,是神经痛中最常见、疼痛最剧烈而又不易治愈的疾病。分原发和继发两种,多发于叩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现代医学多采用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或三叉神经阻滞疗法以减轻疼痛,减少发作次数,许多病人已产生依赖性。药物治疗无效者采用手术疗法切断三叉神经分支。笔者自1993年至今采用朱汉章教授发明的小针刀疗法治疗本病12例,取得了法简、效速、价廉的独特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2例中,男4例,女8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3-5年余;原发者*例,继发者1例;眼支1例,上颌支2例,下颌支5例,三叉神经节部10例。
二、临床表现及体征
1、疼痛部位:仅限于三叉神经支配区内,多为一侧并以第2、3支最为常见,而第一支很少受累。故以面颊、上下颌等部位疼痛最明显。根据解剖部位本病诊断并不困难。
二、疼痛特点及性质:起病急骤,呈典型的陈发性剧痛,刺痛或呈现刀割样、烧灼样剧痛。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l-2分钟。
3、板机区或触发区:三叉神经支配范围内某个区域特别敏感,稍加触动即可引发,这些区域称为板机点。更有甚者冷风吹拂、声光刺激或身体移动带动头部即可引发,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即使在间歇期,病人也常不敢吃饭、不敢大声讲话、洗脸等,唯恐引发。
4、本病一般病程较长,多有无发作的缓解期,通常于数周或数月后发生。如果一旦发病,多次连续的发作相当频繁,而其发作间隔也逐渐缩短,到最后,一日之间可有数次或数十次发作。
5、神经系统检查常无异常发现。
6、排除其它引起颜面部剧痛的疾病,如牙痛、副鼻窦炎、偏头痛、舌咽神经炎、下颌关节炎及三叉神经瘤等。
三、治疗方法
检查痛点即为小针刀疗法治疗点。紫药 水定点、局部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戴消毒手套,左手拇指固定痛点,右手持针刀,刀口线一般与局部肌肉和神经走向一致,然后突然用力进针刀,待局部出现酸胀沉感时即行切开3—5刀和纵行或横行疏通剥离几次即可出针,术毕压迫针孔片刻,创可贴固定。对临床症状较重或发作较频繁者术毕可用2%利多卡因2ml,维生素B120.5mg,地塞米松2mg,局部封闭治疗。
四、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1次治疗后局部刺痛跳病症状均当即明显减轻或仅有局部木麻酸沉感,但并非神经损伤之麻木触电感,6例一次治愈。5例24小时后再度发作,但并非原疼痛治疗点而又行本法治疗而告痊愈。l例经三次治疗后,三叉神经节部及下颌支颊部跳痛症状消失后,仅有右下第二磨牙处钝痛,属于继发性,劝其拔掉第二磨牙后,用药物调理而愈。12例随访至今均未再复发。
五、典型病例
李x x,女,78岁,患三叉神经痛五年余,吃饭、讲话等即可诱发,每日发作达10余次,曾多方治疗疗效不佳,靠口服卡马西平等药物以预防发作缓解疼痛,病人十分痛苦,经人介绍来我科诊治,诊为三叉神经节部疼及下颌支痛而行小针刀治疗,针后仅感局部木麻酸沉,48小时后复诊自述每日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至3次,每次发作疼痛较前明显减轻,要求再治疗一次,术后局部封闭,嘱其停服卡马西平等药物。三次治疗后,三叉神经疼症状消失,仅剩右下第二磨牙处留有余痛,劝其拔之,拔后用中西药物调理而愈,随访三年至今未发。
六、体会
三叉神经痛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和解剖部位诊断并不困难。其病因病理目前尚不太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无明显病理或器质性改变。通过临床观察治疗笔者体会:原发者 可能是由于三叉神经支配区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后与三叉神经相粘连刺激三叉神经而引发,继发者可能是由于龋齿或齿槽骨化,刺激或压迫三叉神经末梢,激发了半月节内的神经元而产生疼痛。
有关治疗问题:虽然药物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持续用药再复发时用药可能无效,或者用药量较大,毒副作用较多。无水酒精注人三叉神经分支虽然操作简单,可收到较持久的止痛效果,但仍可引起出血性角膜炎、失明等危险。手术治疗虽然效果较好,但术后面部感觉缺失,且有一定危险性和复发率,再者对正常软组织也是一种损伤。笔者体会:小针刀闭合性痛点松解术具有神奇的止痛效果,且不损伤健康软组织。其治疗机理可能是本法对三叉神经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具有松解粘连作用,同时刺激化学感受器或神经干来调节中枢神经,从而达到松解粘连、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镇痉止痛、恢复功能的目的。本法可随时发作随时治疗,不必拘泥于5-7日后再治。它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疗效独特且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