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破解月子期身心症状

时间:2006-8-25 22:32:53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3用力向上扳脚拇指数次,也可达到不错的效果。

  便秘

  无论是大便干燥、排便时间超过两天以上,或虽有便意但排便不顺畅,皆统称为便秘。怀孕时由于荷尔蒙分泌的改变,使得肠胃道的蠕动变慢,加上生产时会流失4公斤左右的水份,产妇会有或轻或重的便秘症状。另外,吃的东西太燥热、情绪不佳、产前排便习惯不佳,也是导致便秘的原因。中医理论认为,便秘是肝气郁结、肠胃燥热、寒凝大肠或气血虚损等所致。

  破解方法

  生活饮食方面

  1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或高纤维食物。

  2食用薏米与糙米,如果吃不习惯,可以掺一点白米。

  3避免吃油炸、精制的食物,如巧克力、薯条、蛋糕等。

  4每天做轻松运动。


  5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作息,给自己多一点排便的时间。

  6西医建议每天至少摄取2000毫升的水份。传统的月子饮食禁止喝水、稀饭、盐或酸性食物。

  7服用当归,因为当归除了能补血外还有滑肠的作用。

  8喝红糖水,因为红糖有很高的纤维质。

  指压按摩

  1按摩支沟与阴陵泉穴各1分钟。

  2沿肚脐周围顺时针摩腹部约1分钟。

  3摩擦八骨穴,至局部产生灼热感为止。

  晕眩

  产后晕眩多半与贫血有关。妇女在怀孕时,增加羊水与胎儿的体液,冲淡了原本的血红素浓度,加上产程失血,就会有晕眩的情况。晕眩的症状包括两个:目眩与头晕,病情轻的,略休息即可,但严重时,会造成恶心呕吐、昏迷等现象。中医认为,该病虚者居多,与肝、脾、肾功能皆有所关连。

  破解方法

  生活饮食方面

  1用老姜、红枣、枸杞等补血、补气食物。

  2产妇第一次下床,下床前先在床头坐5分钟,确定没有不舒服再起身,身旁要有人扶助。

  3下床前,要先吃东西,恢复体力。

  4起床的时候,动作要慢,不要突然站起来。

  5如产妇有头晕现象,要让她立刻坐下来,把头向前放低,在原地休息,然后给产妇喝点热水。

  压按摩

  1先从头部按摩,陆续轻轻摩擦曲差、角孙、窍阴、翳风、神庭、百会、后顶、天柱等穴,再轻柔进行指压,每穴3~4次,每次数秒钟。

  2接着同样方式按摩、指压背部肩井、心俞、肝俞、肾俞等穴。

  3最后进行腹部中脘、盲俞穴的按压。

  四肢浮肿

  当人体内的水份,失去了正常的代谢功能,就会产生堆积、泛滥皮肤的现象,造成脸部、头部、四肢或全身的浮肿现象。传统的坐月子观念认为产后浮肿是因为产后退水不够干净,或是吃了含盐分的食物所致。所以严禁产妇喝水,西医主张不必严格限水,但是食物要清淡,不可太咸,同时补品也不要吃太多,以免加重肾脏负担而发生浮肿。

  破解方法

  生活饮食方面

  1禁止含盐食物。

  2以280毫升低浓度的米酒加7颗红枣(用刀割开表皮),熬煮成养肝茶,每天服用可排毒。

  3避免吃容易造成浮肿的食物,如生菜。

  4补充脂肪较少的肉类或鱼类。

  5少喝一点水,尤其是睡前。

  指压按摩

  1用四指按压腹部水分穴,该穴具有调节全身水份新陈代谢的重要功能。

  2其次揉压腹部天枢穴,及背部肾俞、膀胱俞两穴。

  3按摩手腕阳池、小腿复溜穴。

  发烧

  产后发烧的原因主要与感染有关,除了感冒之外,乳腺炎也会导致发烧。因此自然产妇女要注意会阴伤口与乳房的清洁护理,剖腹产妈妈则要加强腹部伤口与乳房护理。若是发烧超过39度,医生会给予消炎、退烧处置。中医的产后发烧定义是阴血骤虚而出现的轻微发热,属于生理现象,一二天后就会自然痊愈,不需要特别治疗。

  破解方法

  生活饮食方面

  1多食用老姜膳食。

  2室内温度调至27度左右,不要开窗,不要让冷气口对着身体吹。

  3穿着长裤、长袖、袜子。

  4传统的坐月子主张,自然产妇第三周才可用米酒水或煮开的姜水洗澡;剖腹产则在第四周才可洗澡。

  5可以用温毛巾轻拍身体散热。但不要擦拭,因为摩擦反会生热。

  指压按摩

  1按压合谷及曲池穴1分钟。

  2用薄荷水按摩百会及风池穴各约1分钟。

  3用拇指侧面或食、中指的指面或刮痧板,刮压大椎穴及脊椎两侧泛红则止.

 

上一页  [1] [2] 


儿童发热该怎么处

不同部位肿瘤标志

剖腹产手术彩色图

各种急腹症的疼痛

宅男女神周秀娜超

孙菲菲走红毯被踩

婴幼儿运动发育“

手足口病图片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医学眺望保持中立

    没有相关文章

论坛聚合

频道导航

频道热图

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中医人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