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市面染色金枪鱼吃了可能中毒

时间:2018-3-19 11:28:00   文章来源:城事特搜    作者:佚名  

文章导读:店家表示,记者手上这种印尼产的金枪鱼40元一斤,很多寿司店都拿这种货来做刺身。“如果中端的寿司店就用大目鱼,那个要80元一斤。” 店家还说,他们的金枪鱼刺身供应市内很多的寿司店,质量绝对可以放心。但经营高档刺身超过10年的爆料人陈先生,就不是这么认为了。

现在日料刺身店已经遍布大街小巷,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

你吃进肚子里的鱼生可能有问题?

近日有做日料的行内人士同“特搜”爆料

说市面上售卖的红彤彤的

金枪鱼(俗称吞拿鱼)刺身

有问题!

报料人 陈先生:

一份刺身饭,你看上去很诱人又好便宜,你有没有想过刺身安不安全,你吃落肚放不放心?

据我所知,不少的商家,卖的吞拿鱼都很有问题,其实行内人都知道的。

“问题”金枪鱼 批发市场有售

图片

跟着爆料人,“特搜”来到了黄沙水产批发市场。天气逐渐升温,这里刺身行情都不错,在一家批发刺身的店内,“特搜”看到爆料人所说的有“问题”的金枪鱼。

图片

店家表示,记者手上这种印尼产的金枪鱼40元一斤,很多寿司店都拿这种货来做刺身。“如果中端的寿司店就用大目鱼,那个要80元一斤。”

店家还说,他们的金枪鱼刺身供应市内很多的寿司店,质量绝对可以放心。但经营高档刺身超过10年的爆料人陈先生,就不是这么认为了。

报料人 陈先生:

高档的蓝鳍金枪鱼要将近200元一斤,腩位的话一斤甚至要过千元,虽然也有低价的,但价格低到40元一斤的金枪鱼,你放心吃吗?

图片

据了解,金枪鱼又称为吞拿鱼,是一种大型远洋性重要商品食用鱼,分为蓝鳍、长鳍、大目等种类,由于味道鲜美加上营养丰富,是世界公认的“刺身之王”。

这里售卖的金枪鱼为何如此便宜呢?

为了一探虚实,

“特搜”购买了一块“问题”金枪鱼,

拿来与高档的蓝鳍金枪鱼进行对比。

图片

实验对比 画面触目惊心

1

低温真空包装状态下,两者看上去区别不大。

图片

图片

解冻切片后,区别开始呈现——

(点开图片看大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问题”金枪鱼(左)颜色鲜艳,显水性

图片

高档的蓝鳍金枪鱼(右)反而颜色较淡,呈现自然淡粉色。

报料人 陈先生:

如果是外行人,你肯定会觉得鲜艳的刺身就是好东西。其实好的金枪鱼,表面是有丰富的油脂,肉质饱满结实。你泡泡水就能看出问题。

让人震惊的时刻到了!

2

图片

在爆料人的指引下,

“特搜”将鱼肉切条,放在常温水中

静置10分钟后——

“问题“金枪鱼泡过的水呈现出粉红色,

鱼肉褪色变白;

而好的金枪鱼泡过水清澈透明,

表面附有少量油脂。

图片

图片

图片

“特搜”将数块“问题”金枪鱼

长时间泡水,

鱼肉不断褪色将整碟子的水都染成粉红色

图片

图片

画面触目惊心!

3

泡过水的“问题”鱼肉

松散不成型,随便用力就能撕开,

而好的金枪鱼却难以撕开,肉质结实。

图片

报料人 陈先生:

市面上起码一半的寿司店都用这种“问题”刺身欺骗消费者,我爆料就希望街坊看清楚,自己吃的是什么。

专业机构检测不出人工色素

“特搜”将部分的“问题”金枪鱼,立刻拿到每周一检食品药品安全研究所,检测是否添加了人工色素。

图片

检测工程师将刺身分成小粒状,

放置常温水中,水逐渐变粉红色。

然而将刺身放在沸水中煮,

粉红色却意外消失了!

图片

检测工程师随即对色素进行鉴定,

果然检测不出“问题”金枪鱼有人工色素添加!

那为什么这种刺身会如此容易褪色呢?

检测工程师表示,

它们可能是一氧化碳金枪鱼。

所谓的一氧化碳金枪鱼,就是用一氧化碳对金枪鱼肉进行“化妆”,使得金枪鱼肉不会氧化变色。

换句话而言,这种处理方法可以让刺身“复活红色”,但只是保色不保鲜,即使鱼肉腐败变质也看不出来。食用之后,对肾脏肝脏造成伤害,最严重的可以导致食物中毒。

图片

检测工程师:

客观来说,一氧化碳处理方式的确改变了外观,但更多存在的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鱼肉还是那么鲜红,你单纯通过鲜红色来判断鱼肉新不新鲜是不行的。

其实金枪鱼已经是很珍贵濒危的了,居然可以用如此便宜的价格买得到,低价本身已经反映了很多信息。

早在2006年,国家发布的《生食金枪鱼》中,已经明确不应使用一氧化碳保色。

检测工程师表示,一氧化碳金枪鱼外观与正规金枪鱼有较大不同,如果街坊怀疑吃到“问题”金枪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鉴别——

图片

图片

图片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中医人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