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呈突发性旋转性眩晕,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或感摇晃、升降、漂浮,失去自身在空间的真实位置感觉,但神志清楚。头稍动即觉眩晕加重。眩晕发作高潮时伴有眼震及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数小时后或数天后眩晕减退而渐消失。可数周、数月或数年发作一次,亦有频频发作或长期不得彻底缓解者。一般在间歇期内所有症状完全消失。
耳鸣:绝大部分病例在眩晕以前已有耳鸣,但往往未被注意。耳鸣多为低频性,多有波动,轻重不一,可呈持续性。一般在眩晕发作时耳鸣加剧。
耳聋:早期常不自觉,一般在发作数次后方感耳聋明显。多为一侧性。病人虽有耳聋但对高频音又觉刺耳,甚者听到巨大声音即感十分刺耳。在间歇期内听力常恢复,但当再次发作听力又有下降,即出现一种特殊的听力波动现象。晚期,听力可无波动而呈神经性聋。
头胀满感:仔细询问病史,可知病人在发作时多有一侧头部或耳内胀满感,头内发闷或头重脚轻。
纯音听力检查为一侧感音性聋,响度平衡试验常属阳性。
发作时前庭功能检查可见眼震及平衡障碍。多次发作后,前庭功能一般减退。
本病须与迷路炎、耳药物性中毒、前庭神经元炎、位置性眩晕、听神经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下后动脉血栓形成、心血管疾病等鉴别。
本病诱因明显者应进行针对治疗。一般治疗则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耳蜗微循环以解除膜迷路积水为主。常用有镇静药物;抗过敏药物;血管扩张药如低分子右旋糖酐、654-2、碳酸氢钠溶液等;脱水疗法。极少数病例在症状严重,保守疗法无效时可慎重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