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分类

时间:2006-9-2 0:11:25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新闻简介:

由于贫血的病因和发病原理多种多样,因此,迄今尚无一个既能阐明病因与发病原理,又能指导临床的统一分类法。目前一般采用形态分类和病因分类。
  一、形态分类  这种分类的基础是根据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正常值80~94立方微米),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正常值27~32微微克)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32~38克/分升红细胞)的测定结果而将贫血分为四类:
  (一)大细胞性贫血  MCV>94立方微米,MCH为>32微微克,MCHC正常。属于此类贫血者有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正细胞性贫血 MCV、MCH和MCHC均正常。此类贫血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后贫血。
  (三)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MCV为<80立方微米,MCH小于正常,MCHC正常。慢性感染、慢性肾脏疾病所致的贫血属于此类。
  (四)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80立方微米,MCH为12~20微微克,MCHC<30克/分升。此类贫血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二、病因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故对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造成贫血的原因是由于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二者不平衡所致,据此将贫血分为失血性,溶血性和造血不良三类:
  (一)失血性
  1.急性失血  如创伤大出血,出血性疾病等。
  2.慢性失血  如溃疡病、钩虫病、肠息肉等。
  (二)溶血性
  1.红细胞内的异常(内因性)
  (1)红细胞膜缺陷  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2)红细胞酶缺陷  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症、丙酮酸激酶缺陷症等。
  (3)血红蛋白合成与结构异常  如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2、红细胞外异常(外因性)
  (1)免疫因素  存在有破坏红细胞的抗体,如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所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2)感染因素  因细菌的溶血素或疟原虫等对红细胞的破坏。
  (3)化学物理因素  如苯、铅、砷、蛇毒、烧伤等可直接破坏红细胞。
  (4)其他   如脾功能亢进。
  (三) 造血不良
  1.缺乏造血物质  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骨髓抑制  先天性再生低下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恶性肿瘤,血液病等。
  以上两种分类法各有其优缺点,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病因分类法。由于形态分类可用于推断病因,对病因诊断起辅助作用。因此,可互相补充。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网站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