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周礼·天官》:“珍用八物”、“八珍之齐’等。其具体内容,据注文是指《礼记》所列:“淳熬、淳母、炮豚、捣珍、渍、熬、炮羊、肝辽也。”但他们不是指原料而是食品。
此后《三国志·魏志》中的“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唐代杜甫《丽人行》中的“御厨络绎送八珍”,白居易《轻肥》中的“水陆罗八珍”,宋代陆游“乐超六欲界,美过八珍盘”等等,指的都是食品。
将八珍指为原料,最早见诸文字的,是北宋元丰年间的《埤雅》。明代俞安期所辑《唐类函》指出:“按《礼》所谓八珍者……后世则侈云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蝉。”张九韶撰《群书指唾》也有同样记述,只是将豹胎易为兔胎。至于龙肝、凤髓,本属子虚乌有,但也有以白马之肝、雄雉之髓充数的。
根据以上推断,将“八珍”概指为珍贵烹饪原料,当始于唐代。到了清代,“八珍”已专指烹饪原料。看一看清代以来的“八珍”都指的是什么?
1.海鲜八珍 袁枚著《随国食单·海鲜单》中指:燕窝、海参、鱼翅、鱼复(音复,贝类鲍鱼)、淡菜、海蝈(海蜒)、乌鱼蛋、江现柱、蛎黄。共九种。
2.鹤云氏八珍 光绪年间,无知山人鸿云氏撰《食品佳味备览·八珍单》中指:熊掌、鹿尾、车鳌、鱼翅、螃蟹、江跳柱、兰花菇(草菇)、斑鱼。
3、参翅八珍 海参、鱼脆、燕窝、鹿筋、鱼翅、鱼肚、熊掌、蛤士蟆。
4.山水八珍
(1)山八珍 熊掌、鹿茸、犀鼻(或作象鼻、犴鼻)、驼峰、果子狸、豹胎、狮乳、猴脑。
(2)水八珍 鱼翅、鲍鱼、鱼唇、海参、裙边、干贝、鱼脆、蛤士蟆。
5.满汉全席中的八珍
(l)山八珍 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象拨(鼻)、豹胎、犀尾、鹿筋。
(2)海八珍 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
(3)禽八珍 红燕、飞龙、鹌鹑、天鹅、鹧鸪、彩雀、斑鸠、红头鹰。
(4)草八珍 猴头、银耳、竹荪、驴窝菌、羊肚菌、花菇、黄花菜、云香信。
从以上各组“八珍”可心看出,所谓“八珍”并无固定模式,主观上认为珍贵的,皆可列为“珍品”,而且花色品种越来越多。民国以后,饮食行业中的“八珍”因地而异,品种更多,常见的“上、中、下三八珍”其品种与以上大同小异:上八珍:猩唇、燕窝、驼峰、熊掌、猴头、豹胎、鹿筋、蛤土蟆;
下八珍:川竹笋、海参、龙须菜、大口蘑、乌鱼蛋、赤鳞鱼、干贝、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