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中耳乳突炎的诊治

时间:2006-9-1 2:07:44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霉菌性中耳乳突炎属于深部真菌病的一种,多见于免疫力低下患者,有时也可能与细菌混合感染。发病者为青壮年,考虑主要是长期口服或耳内滴用广谱抗生素使与真菌拮抗的细菌簇受到抑制。此外上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引流不畅,局部pH降低等因素更可促进真菌生长。

  临床表现为耳溢液、听力减退、耳鸣及耳痒等症状;脓液有不同程度的带血是霉菌性中耳乳突炎的特征之一。患者若出现眩晕、迷路瘘管症等前庭症状,说明此病易发生骨质破坏。影像学检查常见骨质吸收破坏,病灶边缘骨质毛糙样改变,易被忽略或误诊为骨疡型中耳炎。因此,临床遇中耳炎长期用药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考虑到该病的可能。确诊需依据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必要时可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快速检出霉菌,如在组织切片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即可作出诊断。

  霉菌性中耳乳突炎治疗有赖于手术与药物的配合。因霉菌感染有一定侵袭性,故及时的乳突手术是治疗的关键。去除了有利于霉菌繁殖的炎性组织,也利于抗真菌药物渗入局部。手术的范围应去除病变的骨质及炎性组织,直至正常组织。

  根据霉菌培养药敏结果选择敏感药物。我们采用斯皮仁诺及大扶康口服或静脉点滴,术后局部涂布达克宁霜或复方康纳乐霜,并加大扶康液或柳酸酒精滴耳,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其他措施有停用类固醇类药物、提高免疫力、治疗原发糖尿病等。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医学眺望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