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青光眼早期诊断、药物研究、手术与激光治疗等方面近年来取得快速进展,在闭角型青光眼的研究、青光眼普查与筛查以及某些临床基础研究领域,如视神经保护等方面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记者日前从在广州召开的青光眼学术研讨会上获得的信息。
此次学术研讨会以“现代青光眼防治与21世纪”为主题,广州中山眼科中心叶天才教授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普查及筛选》中介绍了我国青光眼患者达500~600万人,因青光眼致盲者约40~50万人的现状,并介绍了对危险人群的简易筛选方法。北京协和医院赵家良教授在《青光眼的流行病学研究》中,报告了人群中随着年龄上升眼压水平下降的调查结果,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而灯盏细辛的临床研究、青光眼影像学诊断进展、高度近视青光眼患者的眼底改变以及手术与引流物的应用等高水平的报告,集中展现了我国近些年青光眼研究水平。
青光眼病人的视神经保护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据悉,以往在治疗青光眼的过程中医生往往以患者眼压下降与否来评价治疗效果。然而临床观察表明,有一些患者眼压虽然降低但视功能受损却未终止。
为此我国学者近些年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科研工作。据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介绍,目前已知造成视神经损伤的因素除了有眼压升高外,我国研究者还了解到钙离子内流、神经营养因子的剥夺、一氧化氮含量上升、氧自由基上升、视网膜缺血低灌注等均可造成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与损害。此外,研究已经证实遗传因素与细胞外机制如胶原异常也是引起视神经受损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