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护理

时间:2006-8-30 1:21:42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文章导读:

   “肠套叠”是应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4—10个月的婴儿,尤其是肥胖儿最常见。常见肠套叠部位为回肠套入结肠,称为“回结型”;其次是回肠套入小肠称为“小肠型”;结肠套入结肠称为“结肠型”。当肠管套入后,肠系膜同时被套入,因而血液供应障碍,时间过久,局部产生坏死和穿孔,故应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和治疗。主要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屈腿,面色苍白,伴有呕吐。哭闹后患儿精神萎靡,乏力,渐渐安静入睡,不久又反复发作。发病后4—12小时,可排出果酱样大便;如早期作肛指检查,指套上可见血迹,或用开塞露通便,可见血便。患儿腹部可触及腊肠样肿块;

  护理要点:

  若能早期确诊,在X线透视下,可作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复位后可服活性炭0.5—1.0克,6—8小时后观察有无黑色大便,如排出黑色大便,证明肠道已通畅。复位后患儿安静入睡,但仍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如发现患儿面色苍白,仍有间歇性不安或伴呕吐,可能肠套未复位,或复位后又套上,这时应立即送医院。若复位后情况良好,可给患儿易消化的少渣饮食,以减少肠蠕动,并避免剧烈活动。若肠套叠发病时间较长,一般状况差,不宜作灌肠复位,或经空气、钡剂灌肠不能复位者,必须立即住院,准备手术治疗。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