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有“礼仪之帮”之称,其中尊大敬老,尊师敬贤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表现最为突出和最常见的恐怕要属酒礼。
远至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已经出现初期的酒礼。到周取代商更是从酒着手,制定了维护国家统治宗旨的礼乐制度,从那以后就逐渐形成了“酒礼”、“酒德”、“酒文化”。
古人在摆筵席时很讲究礼仪,礼节。从神仙到鬼神,从帝王到将相,从长辈到少年。从宫宴、官宴到乡席。古人处事多主张“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只有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柄,以日月为纪,则人间一切事物必须理成章”。因此古代筵席礼仪列其位,定宾主,序尊卑都是以此为重要依据的。
在古代礼仪中要属敬酒最为繁琐、复杂,最讲究敬酒的次数,快慢、先后。由何人先敬酒,如何敬酒都有礼数,马虎不得。如有差错,重者撤职,轻者罚喝酒。可见酒礼在酒席中的重要位置。还有“有礼之会,无酒不行”,更说明酒在筵席中往往起到“礼”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乐”的作用,美妙之处尽在其中。再看一个“酬”字,酒在古代社会各项活动中不但讲礼数,也当礼品,作为“礼”来赏人谢人的礼物。
难怪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说过“见礼而知俗,闻乐而知政。”说明古代酒与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古代筵礼,若主人敬酒,先斟满杯,双手捧送到宾客手中,客人双手接过一饮而尽。接着客人借酒回敬主人。也有仆人把盏,侍妾执壶,也有佳人敬酒,歌舞助兴。因为有酒,因为有了酒礼,历史上便有了一幅幅美酒与佳人、佳人与英雄的动人故事。“贵妃醉酒”更是成为历史佳话,千古美谈。
若逢时年八节,族人聚会,家族团圆而摆酒席。因各地风俗不同,拜天拜地拜神明,拜祖先等各种仪式过后,族人纷纷向族长敬酒,小辈向长辈敬酒,儿女向父母敬酒,相互祝福,叙亲情等等。酒席过后,族中能人表演节目助兴,大族人家还请戏班唱戏、杂耍,热闹非凡。借助集体活动、宣扬礼仪,使之起到代代相传的作用。
多少英雄豪杰,绿林好汉,他们平日里做事,大多讲义气,不计后果,但他们喝起酒来,也讲究“礼”。当庆祝胜利或好汉聚会时大摆酒席,还要举行仪式,祭拜天地神明,然后大家一起倒满了酒,头领讲话,一番豪言壮语之后,有福共享,有难同当,你有我有全都有,该出手时就出手,一起干等等,话完起手张嘴,一碗酒没了,接着,部属敬头领,小弟敬大哥,大哥敬小弟,互敬,对饮,行酒令,猜拳,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他们讲究的是痛快!再后来就“有礼变无礼了”。等到酒醒,一切又恢复“正常”。
时至今日,大凡宴客,主人先敬嘉宾、客人、朋友,而嘉宾、客人回敬主人。大家互相敬酒时还要说一些大家都爱听的好话,讲一些幽默的语言,甚至把风花雪月的故事也搬到酒桌上来,让大家乐上一乐。如遇上有风流才子在场,难免还要吟诗、对对子、弹琴、喝歌、作画甚至游戏,赏酒赏物或罚喝酒罚请客,虽不算上什么特别讲究,总算是“赏罚分明”,讲规则,有赏有罚,好不热闹。总之基本上全是与酒有关,这就是酒礼“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