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治疗

时间:2006-8-30 1:41:06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文章导读:

当归养血活血;没药、五灵脂、地龙、香附理气活血,化瘀通络;秦艽、羌活祛风胜湿,通络止痛;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甘草调和诸药。二陈汤用以操湿化痰。两方相合用于痹久不愈,痰瘀互阻之证。若痰留关节,皮下结节,可加胆南星、僵蚕、白芥子以涤痰通络。若痰瘀日久,可加用炮甲片、乌梢蛇、白花蛇、蜈蚣等虫类药以搜风通络。若神疲乏力,气虚明显者,可用党参、黄芪等补气之品;若阴寒内盛者,可用附子、桂枝以温经通络。若见关节红肿热痛、口渴、咽癌、尿黄者,可用忍冬藤、桑技、连翘等以清热通络。

  七、肾虚寒凝证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活动不利,畏寒怕冷,神倦懒动,腰背酸痛,俯仰不利,天气寒冷加重,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证候分析】或因素体肾虚,复感外寒,或因痹病日久及肾,伤及肾阳。寒为阴邪,阻滞脉络关节,而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活动不利。肾主骨、生髓,肾阳为人体元阳。肾阳不足,温煦失司,而见畏寒怕冷,神倦懒动,腰为肾之府,肾阳不足而见腰背酸痛,俯仰不利,天气寒冷则加重。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为肾虚寒湿凝滞之象。

  【治则治法】补肾散寒,温阳通络。

  【方剂】消阴来复汤加减。

  【方解】方中用鹿茸温阳以补肝肾,强筋骨为主药:附子为大辛大热之品,通行十二经脉,走而不守,可温阳散寒通痹;补骨脂、菟丝子、狗脊暖肝肾;牛膝、独活补肝肾,祛风除湿;拘杞子补肝肾,益精血;益智仁温中散寒;小茴香温肾止痛;木香行气;当归养血活血;生姜、大枣调和诸药。本方以温肾散寒为主兼以祛风除湿通络。痛剧者可加羌活,独活以除温止痛;湿重可加苍术、防已、生薏仁等。

  八、肝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病久关节肿胀畸形,局部关节灼热疼痛,屈伸不利,形瘦骨立,腰膝酸软。伴有头晕、耳鸣、盗汗、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或因素体肝肾不足,或因痹久伤阴,在 痹病发病之初和痹病后期皆可见肝肾阴虚之象。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之阴不足,筋骨失养,而见关节肿胀畸形,屈伸不利;虚火内旺,而见关节灼热疼痛;肝肾阴虚,可见形瘦骨立,腰膝酸软;肝体阴而用阳,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可见头晕耳鸣;入夜阳入于阴,蒸腾阴液,可见盗汗;虚火扰心而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肝肾阴虚之象。

  【治则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方剂】左归丸加减。

  【方解】方中熟地黄、山萸肉、菟丝子、枸杞子填精血补肝肾;山药健脾益气;龟版滋阴潜阳;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可峻补精血;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本方以补肝肾益精血为主。若关节灼热,盗汗明显可加黄柏,连翘以清热;关节疼痛明显可用桑寄生,独活等品以补肝肾,祛风湿;若血瘀明显可加用蜈蚣、乌梢蛇、地鳖虫等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九、气血亏虚证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麻木不仁,行动艰难,面色谈白,心悸自汗,神疲乏力。舌谈、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大病或产后气血两虚,或素体气血不足,卫表不固,易为风寒湿邪外感而致痹病的发生,或痹病日久气血衰少,可见气血两虚之痹证。气血不足,血行无力,致血虚血瘀;经脉关节不利而见关节疼痛,肿胀僵硬;血虚肌肤失养,而见麻木不仁;筋脉失养,而见行动艰难,神疲乏力;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可见面色淡白;心脉失养,可见心悸;气血不足,卫外不固,可见自汗;舌淡、苦薄白,脉细弱为气血两虚之象。

  【治则治法】双补气血,祛邪通络。

  【方剂】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方解】方用黄芪补气固表;桂枝通阳活络,并能温经散寒;配芍药以调和营卫;配当归与黄芪合而为当归补血汤,具有良好 的气血双补的作用;可酌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针灸 | 中医美容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