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钟世镇院士与3D打印骨盆模型
钟世镇
大洋网讯 2009年,钟世镇到北京出差,当地一位书法家要为其撰写一张条幅,初拟“龙马精神”四字。钟世镇婉拒了这四个颇具赞誉意味的字,而自己挑选了“配角人生”,并在南方医科大学的办公室内悬挂至今。
配角是钟世镇给自己人生的定位,但配角也有最佳,甚至不可或缺。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时,钟世镇已超过70岁,有人说他是大器晚成,但更多的人认为这是迟来的荣誉。
回望30年学术历程,他54岁被评上副教授,60岁被评上教授,72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76岁倡导并承担“数字人”研究计划。作为中国显微外科解剖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倡导并开拓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研究。多年来,钟世镇甘当配角,“把冷板凳坐热”,却在耳顺之年后,开创出事业新高峰。
院士小传
钟世镇,南方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25年生,广东五华县人,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他是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建立了以解决临床外科发展需要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体系,倡导并开拓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研究。他在人体管道铸型标本制作方法研究上也有创新性成就,建成了享誉国际的 “南方医科大学人体博物馆”。创办并主编了《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在显微外科应用解剖学领域成果显著,开拓了理工医相结合的生物力学研究工作。2009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钟世镇今年91岁,如无特殊情况,他一天大概是这样安排:凌晨5时起床,6时抵达办公室。年事虽高,钟世镇对电脑却很娴熟,显示器的“桌面”上,布满文档,连讲学的PPT也是他亲手完成。
1985年,钟世镇编著了国际上第一部《显微外科解剖学》,把我国显微外科基础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世界前沿。20世纪90年代,钟世镇把人体解剖学带进了生物力学和组织工程学,开拓了临床解剖生物力学研究的新领域,为创伤救治、临床骨科和航天医学等提供了设备精良、起点较高的技术研究平台。
2000年,75岁的钟世镇出版了1000万字的《现代临床解剖学丛书》,这部融入了他大半辈子的研究成果和20世纪中国临床解剖学完整资料的巨著,成为我国临床解剖学的“里程碑”之作。
他也因此成为显微外科解剖学的奠基人之一,但其最为外界所知的,应是“数字人”研究。2003年,钟世镇的课题组完成我国首例女“虚拟人”的数据采集,把一具女尸从头到脚横切成8556个人体横切面,然后对横切面拍照,再将数据录入电脑,合成三维人体;此后,课题组又完成了“中国数字人男一号”的切片工作,拥有9200个横切面,最薄的切片只有0.1毫米。
现在,通过电脑技术的处理,“数字人”可以模拟外力给人施加作用力时的反应,医生在手术前也可以在“数字人”身上先用刀,起到虚拟仿真效果。有了数字医学的帮助,外科医生把病人的数字资料输入电脑重建,用鼠标代替手术刀先做一次手术演习,这样就可以让手术做得更正确。有人称钟世镇为“数字人之父”,但他并不接受。“我只是倡导者,做得不多。”他经常这样说。
心脏标本引轰动 人体博物馆受赞叹
1979年,54岁的钟世镇被提拔为副教授。从这时开始,钟世镇将制作铸型标本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和助手,人体标本陈列室的建设被列入日程,到1988年,已完成上千件标本制作。每件标本都是镂空的,不同颜色灌注的血管,脉落清晰又密如蛛网。
如今,标本陈列室已经发展为南方医科大学人体博物馆,馆藏人体标本达到3000多件,其中1000多件管道铸型标本,可以让人们清晰地知道人体主要器官管道的形状和运行原理。被称为“镇馆之宝”的一个心脏标本,则是钟世镇制作的最早的管道铸型标本作品之一,他在1978年的全国解剖年会上,首次展出了这个作品,在医学界引发震动。
1988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院长Moore教授来参观时,看了陈列馆当时的一千多件标本后表示,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比国际上最负盛名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Grnat标本博物馆”还要好。本报对博物馆率先进行了报道,引起广泛转载。
改进航天员座椅 减轻着陆冲击伤害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首次载人升空,飞天21小时后返回地面。当座舱触地时,杨利伟感到身体不是很舒服。此后,如何防护非正常着陆对人体冲击造成的伤害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亟须研究和解决。
带着这些问题,钟世镇与学校专家通过病理学伤情分析研究,同时进行座舱跌落实验后续研究,并设计假人跌落、新鲜尸体跌落等系列实验,重点观察了颈椎和腰椎等部位的受力情况,谜团终于解开:“人的颈椎和腰椎在座舱触地时是硬力集中的地方,受到很大冲击。”钟世镇和学校专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航天员加颈托以及加强座椅弹性以减少震荡。尽管由于驾驶舱的空间很宝贵,为航天员加颈托的方案没有被采纳,但却使南方医科大学成为广东唯一参与载人航天研究的协助单位。
钟世镇领衔完成的国家“863”数字人项目,为开展载人航天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2004年9月开始,南医大数字人课题组参与了“返回舱非正常着陆冲击试验”等课题的研究,设计并制造了着陆冲击塔和多次冲击座椅,完成了非正常着陆的冲击实验和座椅的改进。至今,杨利伟乘坐的1∶1返回舱实验座椅,还摆放在学校的展馆里。
不去抢“第一作者” “大器晚成”很常见
甘当配角是他多年所行。有人认为,临床解剖学只能是临床外科学的配角,钟世镇对此毫不避讳,“临床解剖学不怕当配角,不去抢‘第一作者’。一篇有影响力的文章发表了,大家纷纷询问‘谁是第一作者’,为什么不提整个团队的作用呢?现在创新说得很多,但很多创新都是投入大、产出小,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创新要真有用。”
20多年前,当时正是钟世镇需要多出研究成果、争取学术地位的时候,但他仍坚持让他的学生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去申报奖项。从工作到生活,配角多年与他“如影随形”。
当了10年助教,17年讲师,54岁才被评上副教授,60岁晋升教授,72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76岁开始承担国家863计划进行“数字人”研究。钟世镇并不认为自己“大器晚成”,在那一辈的人中,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年轻时难有晋升机会,到老才迎来研究的春天。有后辈在评选职称受阻时,他常安慰他们,“我等了几十年,不也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