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痢疾(肠阿米巴病)

时间:2007/12/8 16:09:18   文章来源:中医人    作者:佚名  

文章导读:

   疾病概述     阿米巴痢疾,又称肠阿米巴病,是由致病性溶组织阿米巴原虫侵入结肠壁后所致的以痢疾症状为主的消化道传染病。本病遍及全球,多见于热带与亚热带。我国多见于北方。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成人多于儿童,大多为散发。   病因病理

   慢性患者、恢复期患者及包囊携带者是本病主要传染源。通过污染的水源、蔬菜、瓜果食物等消化道传播,亦可通过污染的手、用品苍蝇、蟑螂等间接经口传播。人群普通易感,感染后不产生免疫力,故易再感染。

   表现症状     潜伏期平均1~2周(4日至数月),临床表现有不同类型。

   (一)无症状型(包囊携带者):此型临床常不出现症状,多个粪检时发现阿米巴包囊。

   (二)普通型:起病多缓慢,全身中毒症状轻,常无发热,腹痛轻微,腹泻,每日便次多在10次左右,量中等,带血和粘液,血与坏死组织混合均匀呈果酱样,具有腐败腥臭味,含痢疾阿米巴滋养体与大量红细胞成堆,为其特征之一。

  (三)轻型:见于体质较强者,症状轻微。

  (四)暴发型:极少见。

  (五)慢性型:常因急性期治疗不当所致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使临床症状反复发作,迁延2月以上或数年不愈。常因受凉、劳累、饮食不慎等而发作。

    诊断鉴别     暂无资料

    治疗预防 
 
    (一)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肠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大便连续3次查不到滋养体和包囊,加强营养,必要时输液或输血。
  (二)病原治疗:

  1.甲硝唑(灭滴灵)。
  2.甲硝磺酰咪唑。
  3.氯散糖酸酯(氯胺苯酯)。
  4.抗生素。
  5.中药:鸦胆子(苦参子)仁、白头翁、大蒜等均可使用。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中医人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