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使用双囊三腔管

时间:2006/9/1 23:17:16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文章导读:

         双囊三腔管在肝硬变食管大出血时使用较为普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止血方法。但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操作程序,操作失误也可致病人死亡。

  物品准备:双囊三腔管1—2根,100毫升注射器、血压计1个,止血钳2把,宽胶布,剪刀,无菌弯盘。液体石蜡油,胃肠减压器,500克重沙袋,滑车牵引固定架等。

  (一)操作方法

  (1)先用注射器分别注入胃囊内空气150—200毫升,压力相当于6.7—8.0千帕(50—60毫米汞柱);食管囊注气120—150毫升,压力大约5.3—6.7千帕(40—50毫米汞柱)并记录。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双囊三腔管,由于厂家不同,其橡皮厚薄、弹力强弱、内径大小可有差异,因而充气的多少和压力也就有所不同,一定要在使用前测定好,使注气后保持合适的压力。注气过多、压力过大易破裂,过少;又达不到压迫止血目的。

  (2)抽尽二囊内气体,涂上石蜡油,将三腔管自鼻腔缓慢插入。患者一定要侧卧位,防止呕血时呛入气管造成窒息死亡。当三腔管送入60厘米并抽出胃内容物时证明已达胃腔,此时向胃囊管注气,注气量按体外测定的数据为准。注完气后用止血钳夹住三腔管,并向外牵引1—2厘米,此时觉有弹性和阻力则表示胃囊已达胃底贲门口处。在有中等阻力的情况下用宽胶布将三腔管固定于患者面部(图12)。测定并记录压力和时间。

  (3)将胃管连接于胃肠减压器上,连续观察,吸出内容物。如胃内容物逐渐由红变咖啡色,继而清亮,证明出血已仃止。如抽出物仍为血性,或鲜红色,则说明出血未止,可能系压力不够或压迫部位不对,可放气后将三腔管转动半圈重新注气,或连同食管囊一并注气,以协同止血

  (4)出血停止后,将三腔管的外端系一绷带,坠上500克重的沙袋或瓶子,固定在牵引的滑车架上(图13)。病人平卧于床上,头部稍高位,如平卧位过久而疲劳时,可适当左右侧卧位。

  (5)出血停止24小时后,可放出气囊内气体,放松牵引,继续观察有无出血。如放气后又出血,应重新注气及牵引压迫止血。

  (6)放气后观察24小时,无出血即可拔出三腔管。拔前先嘱患者口服液体石蜡20—30毫升,吸尽气囊中的气体;缓缓将管拨出。

  (二)注意事项

  (1)使用三腔管前必须详细检查三个腔通道的标记是否正确清楚,有否漏气,最大注气量是多少,有无囊偏斜。做好数据记录。

  (2)注气必须适当,过大气囊易破裂,过小易滑入贲门、食管而被拉出。食管囊注气不可过多,以免压力过大致食管粘膜缺血坏死。

  (3)每隔12—24小时放气1次,每次放气30分钟,以防发生压迫性溃疡。放气前服石蜡油,以防气囊缩小时将凝固的血痂揭掉,引起再次出血。

  (4)三腔管压迫期间,应经常用血压计测压力,如压力下降应随时注气补充。若补充后短时间内又下降,说明有漏气或破裂,应仔细检查止血钳是否过松,漏气严重时应重新更换三腔管。

  (5)三腔管压迫期限一般为72小时,如出血不止者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中医人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