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腮的传染源是患者,包括临床不典型的及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通过补体结合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证明,人群中得过流腮隐性感染者颇多,国内、外报告的隐性感染率接近50%。因此,隐性感染在流行病学上起重要作用。在腮腺肿大前数日至整个腮腺肿大期均有传染性,以病前l一2日至病后6日传染性最强。目前尚不知有流腮病毒的动物贮存宿主或昆虫媒介。传播途径是经含有活病毒的飞沫,这种活病毒来自咽喉的分泌物或唾液腺。有上感症状时传播快,无明显呼吸道症状时,则对近距离接触者传染性大。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物品、玩具而受传染。有人曾报告一个吹玻璃人带两个青年人用一根管子示范吹玻璃方法,不久吹玻璃人发生流腮,经19及22天后,两个青年人也先后患病。说明传播途径就是通过这根管子。
通常认为流腮比麻疹或水痘的接触传染性小,这可解释为什么有些儿童能逃避流腮感染,而直到成年时才受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