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新快报消息称,新快报记者走访多家药店发现,三九感冒灵颗粒、川贝枇杷膏、杏苏止咳药、沐舒坦、腹可安、六味地黄丸、清肺化痰丸等家庭常用药不同程度上涨,有的涨几元、有的涨了几十元。药店难寻十元以下感冒咳嗽药。
市民李先生说,“小盒的999感冒灵颗粒,春节前还只是八九元一盒,过个年回来,卖到12元-15元了。”
“很多药确实贵了,最近两个月一直在涨价。”中山一路采芝林药房销售人员表示,进货价贵了后,零售价也上涨了不少。
其次,涨价的药品虽然很多,但是涨价幅度较大的还是常用药,其中感冒药翻倍涨,有些感冒药涨价超过七八倍。
物价加持着药价一起涨
其实,从去年年初至今,药品提价的消息从未中断。不难发现,药品涨价只缺一个“噱头”。
以北京某小区理发店为例,春节前理发30元,春节后直接上涨5元。询问老板为什么涨价,老板说,现在物价都上涨了。
同理,药企要涨价,可以把“帽子”扣到原料药企头上。原料药企要涨价,可以把“帽子”扣到环保、物价上。
另外,自改革开放后,全国经济开始爆发式增长,然而爆发式增长背后,却是一场贫富拉距战。曾有人坦言,“小米模式”之所以兴起,表明中国还是穷人多。贫富差距太大,就会导致极端消费,完全没有必要的涨价,反而会随市场势头(跟风)一涨再涨。
其次,大部分人和相关媒体有一致的观点,认为药价上涨是市场缺少管制。但是,管制严了药价就会降下来吗?
当然不会,反而是管得越严涨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