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种过“甲肝”疫苗的人可以放心吃毛蚶。
错。1988年“甲肝”大流行时,有一个“前奏曲”: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人次猛增了数十倍。原来,毛蚶除了含有“甲肝”病毒外,还有多种潜伏期较短的其他肠道病毒,可以导致腹痛、腹泻等肠炎症状,甚至还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无菌性脑炎等相当难对付的疾病。接种了“甲肝“疫苗,人体内只产生“甲肝”抗体,不会产生对其他肠道病毒的抗体,故仍不能吃毛蚶。
2、板蓝根冲剂能够预防病毒性肝炎。
错。对任何一种传染病,其预防都不外乎三个环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保护易感者的有效措施是采用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的方法,使健康人获得特异性抗体。服板蓝根冲剂并不能使人获得特异性的抗体,故不能预防病毒性肝炎。
3、黄疸越深,传染性越强。
错。甲肝、戊肝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乙肝、丙肝、丁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健康人只要注意自我保健,对病毒性肝炎不必自恐。试想,公交车上难免有肝炎病人坐过,人们如何回避?看到一个黄得怕人的肝炎病人,远远躲避是不必要的。因为,黄疸的深浅只反映病毒性肝炎的轻重,而传染性的强弱,则取决于病毒是否仍在人体内复制和大量排出。就乙肝而言,e抗原阳性提示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是传染性强的重要标志;就甲肝而论,在潜伏期未和发病后10天,粪便中排出的病毒最多,是传染性最强的日子。所以,并非黄疸越深,传染性越强。
4、“保肝药”并非治疗肝炎的特效药。
对。“保肝”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的名词,肝脏的“邻居”—胆囊、胃更易得病,却没有“保胆”、“保胃”的说法。肝脏的生理功能特别复杂,轻飘飘地说“保肝”,谈何容易。治疗病毒性肝炎至今尚无特效药,病人主要依靠自我保健,促使肝细胞逐渐修复而得到康复。可见,将肝炎的治疗寄希望于“保肝药”,是很不现实的。
5、肝炎病人应吃高蛋白质食物。
错。修复有病的肝细胞和维持肝脏的生理功能,是需要足够的蛋白质,但也不是多多益善。因为蛋白质的代谢要由肝脏参加,如吃得过多,难免增加肝脏的工作负担。所以,肝炎病人还是应该吃平衡膳食。
6、肝功能正常说明肝炎已经痊愈。
错。肝脏的生理功能非常多,可是,目前在临床上所采用的生化检查,由于缺乏特异性,故项目相当有限。严格地说,将这些项目称之为“肝功能”并不合适,应称为“生化项目”。所谓“肝功能检查”,只是一种习惯的称呼而已。另一方面,肝细胞有强大的代偿能力,有的急性、慢性肝炎病人,虽然肝细胞的炎症尚未消退,坏死组织并未修复,而肝功能检查却可能正常。所以,肝功能检查虽在肝炎的诊断和病情轻重的估计上起着重要作用,但孤立地看一张“肝功能”化验单是不全面的。
7、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者不能当保姆。
错。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如果是单项阳性,则表明此人曾患过乙肝,现已彻底痊愈了;这种情况也可出现于接种乙肝疫苗成功者。总之,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好事,只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有传染性,不能当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