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融资90亿 虚胖的微医上市之前打算先“瘦身”

时间:2019-2-22 17:33:31   文章来源:八点健闻    作者:卜艳  

新闻简介:据彭博社2月19日消息,互联网医疗平台微医正考虑将其云服务业务进行部分拆分后,到即将设立的A股科创板上市。

 

从做大规模到做大利润

对微医而言,仅靠内部培养人才恐怕无法满足其急速扩张的业务线。

自2014年拿到腾讯、复星等领投的1.07亿美元融资后,微医开始进入业务高速扩张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身处微医内部的员工估计也很难数的清公司究竟有多少业务在同时开展。

所以,空降高管可能是不得已为之。

不过,廖杰远在近日的论坛上表示,微医的战略从去年开始逐步聚焦:即“农村包围城市”,在此基础上实现“三医联动”。

廖杰远表示,在此之前,微医像盲人摸象般把所有的业务都摸了一遍,而“农村包围城市”这个战略出笼后,廖杰远认为总算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互联网医疗在大城市是锦上添花,在基层则是雪中送炭”这个观点很多业内人表示认同。

在此之前,微医曾先后提出多个宏大目标。

微医曾提出花3亿美元来构建全国最大的分级诊疗平台。具体来看,微医曾计划在2015年底建立起5000个专家团队,到2016年底签约100万基层医生,这即是微医提出的团队医疗:由大专家带动基层医生成长,帮助基层医生建立品牌,以提升患者对基层医生的信任度。每一个专家团队中,会配3个团队助理来做分诊,团队助理均是医院的专业医护人员。

现在,关于分级诊疗,微医不再提团队医疗务,而是根据大城市、市县、县乡村做了业务分层。

比如在大城市,微医将重点放在线下全科中心,并尝试发展健康险以为会员用户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在市、县这一级,则重点推出“AI+专科专病诊疗”。在微医的APP首页,乌镇互联网医院的入口处右侧,则是利用AI技术做的导诊台功能。

微医APP首页图

微医市场部负责人表示,专科专病更容易变现。可以看出,微医从以前的做大业务规模逐步转向实现更多利润。

在县乡村,微医投放了大量的云巡诊车。这些云巡诊车在乡间村里不断流动,医疗服务在车上发生,诊疗信息则通过互联网汇聚到云端。云巡诊车上配有医生、器械、药品,配置基本达到二级医院门诊水准。

廖杰远介绍,车、药、器械、网络、人力全部由微医投入,政府按人头真金白银掏钱购买8~10年长期服务。2018年签约2300多万人口,已经完成付费900多万。预计2019年将新增2000辆云巡诊车,7000多万付费用户。

微医还曾计划1.5亿美元建立五大区域手术中心,这是微医最早的线下医疗布局。

不过,2016年1月“微医集团(杭州)手术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后,至今未见有新的手术中心亮相。

2017年3月,微医在杭州的首个全科中心开业。此后,微医线下的重心转向自建全科中心。廖杰远曾在2016年开始布局线下全科中心的时候对媒体表示,将在三年内布局100家连锁全科中心。截止目前,微医在全国一共开了5家全科中心。

2015年乌镇互联网医院亮相后,互联网医院一度是微医一项重点布局的业务,“过去互联网医疗在做的是信息服务,如果通过互联网医院直接做诊疗、处方和医保,也许互联网医疗的模式就能真正打通。”廖杰远曾公开表示。

现阶段,微医在全国已布局了19个互联网医院。

但微医后来发现,要真正打通这套模式,还要在政策层面接通医保,而这是当前的难点。目前除了四川的互联网医院接通了医保外,银川允许个人账户使用互联网医院服务,微医在其他省份的互联网医院,要实现医保接入还有很长的时间。

微医的过去与未来

在互联网医疗这个新兴领域中,政策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牵制着企业成长的速度。

微医深谙此道。事实上,自诞生以来,微医的战略一直紧跟政策的热点。微信的前身挂号网,最早亦是政策驱动下的产物。

挂号网的前身其实是中国绿线,中国绿线是一个电话语音服务平台,这是廖杰远首次创业的项目,最终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具体原因不详。中国绿线后转型为挂号网。

2009年,原卫生部下发的一份《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廖杰远看中了在线预约挂号的机会和市场,由此从通信行业跨入医疗。2010年,挂号网成立,其是原国家卫计委批准的全国就医指导平台。

2015年,挂号网获得D轮3.94亿美元融资后,更名为微医。

挂号网更名一方面是微医战略变化需要,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的一项政策有很大关系。

2015年,北京卫计委禁止所有公立医院与商业公司合作预约挂号加号等业务,一批做加号的企业倒下或转型。尽管政策的本意是想遏制利用第三方商业平台谋取利益的行为,但挂号网这样一直奉行免费挂号的公司也受到一定影响。挂号网更名为“微医”,亦有规避政策风险的考量。

行至今日,如何形成规模化、可持续性的盈利模式,这仍是所有互联网医疗企业共同面对的难题。微医也不例外。

廖杰远曾透露了微医2016年全年的营收情况:完成了12亿元的收入,利润约2.8亿元。其中医疗服务收入约占45%、医疗保险服务收入约占35%,药品电商收入约占20%。微医的流量主要来自线上平台,流水来自线下渠道,而利润来自保险。

之后,微医再未公开过关于营收的数据。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目前互联网医疗中未有任何一家企业真正实现盈利。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微医是一个大而全的平台,但目前其在做的业务中还没有哪一块的优势能超越挂号这个业务,“挂号的体量是最庞大的,但整个挂号业务不能收费,所以并不能带来实质的收益。”

另一方面,所有在线问诊业务共同面临的盈利难题在于,在线问诊的收费中大头分给了医生,剩下的都很难让平台本身覆盖掉运营成本。

而微医“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更进一步,则是要做“三医联动”,三医联动即医药、医疗、医保联动实现医保控费,这其实是三明医改的核心。

为此,微医控股海西药品交易中心,入股易联众这家做医疗信息化的公司,海西药品交易中心、易联众均是福建三明模式中的技术服务提供方。

海西药品交易中心主要做跨省GPO,通过集中采购实现药品价格下降。廖杰远介绍这一平台去年交易超过480亿元,今年应该会超过1000亿元。廖杰远称海西药品交易中心能实现当天交易、当天结算、当天回款。而易联众是一家做医保、医疗信息化相关的软件和硬件服务公司。

此外,微医还与浙大合作做智能DRGs服务,以实现医保基金有效合理使用。

按照微医的计划,其希望将海西医药交易中心、易联众的业务复制到更多省份,最终打通互联网线上医保支付,最终跑通盈利模式。

但是“4+7”带量采购政策后,海西药品交易所这一模式可能会受到一定冲击。而易联众的业务想要复制到更多省市,也存在很大挑战。

在一位互联网医疗投资人看来,微医跟随政策调整战略无可厚非,因为医疗本身就是一个政策导向极强的行业,而微医的战略调整其实是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共同的困境。

不只是微医。好大夫、春雨医生、丁香园这些年都在探路各种可能的路径。至少在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业务或者有任何一家公司出现了爆发式的规模增长。

因此,对于习惯了大而全路径的微医而言,这种模式下胜出的机会依然存在。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网站保持中立

医考考研更多

中医中药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男性保健女性保健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