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医向浙大捐赠一亿元人民币成立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时间:2017-3-30 10:42:43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新闻简介:3月25日上午,浙江大学宣布成立睿医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校长吴朝晖领衔成立专家委员会,并在浙江大学和杭州湾信息港同时挂牌。中心将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构建全国首个开放式医学人工智能平台。

自动化控制专业毕业的廖杰远,先后创建了智能语音电脑「天音 I 代」以及挂号网,现在将目标放在了人工智能上。“人工智能将无数人的智慧凝聚成一个机器的大脑,通过机器的大脑能够替代繁杂的人工工作,成为每个医生的助手,让每个中国的医生都成为超级医生。”

医学人工智能已经到了“干柴点火”的时候。廖杰远称,微医之所以在这个节点上开始进军人工智能,于公司而言,主要是有两大领域获得了成熟。首先是微医目前的基础数据处理能力,包括大数据处理能力及网络数据的交换和传输能力已经成熟;而与之匹配的硬件能力,也开始显现指数级的提升。其次,随着互联网医院的普及,病历的电子化应用已经日趋成熟,数据的结构化作为人工智能处理数据的基础,自然是医学 AI 普及不可或缺的部分。

从微医的角度来看,资助浙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则是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一环:作为合作方,微医用资金人力赞助的方式推动人工智能助手的开发和落地;而作为已经打下坚实基础的互联网医院,就成为了睿医研究中心最佳的应用场景,将技术惠及互联网医院覆盖的当地老百姓。

如此一来,产学研结合的模式闭环就形成了:浙大与微医构成技术研发体系,微医的互联网医院成为技术落地的土壤,医院所收集的结构化数据回过头来又得以反哺研发的训练需求。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首先可以将把大医院的大专家从大量重复性的劳动,甚至从大量带知识和精力的体力性劳动解放出来,提升专家的诊疗效率。微医现在能通过互联网传输来自基层的 1.2 万个医疗机构影像数据,让专家来做复核。

互联网医院听起来仿佛是在互联网上运作,而其实相反,包括微医在内的不少互联网医院都是向基层下沉的,而医学人工智能的想象空间就可以在基层互联网医院中发挥。

廖杰远笑称,这和他的个人情结不无关系,他用带着福建龙岩口音的普通话告诉雷锋网,“因为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我特别知道基层医疗对周边、对乡镇的重要性,不可能到浙一、浙二、邵逸夫(医院),就像我老妈,生病了一定是在当地,不会到城市医院里。所以,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是真正实现健康医疗的保障。”

如果人工智能得以发展,廖杰远希望给每个基层医生都配一个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助手,这样一来,哪怕是社区医生、乡镇卫生院还是基层医生,都会成为非常优秀的专家。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院长曾经表示,“人工智能在未来可以将 80% 的常见病与治疗方案交给机器医生完成,剩下的 20% 疑难杂症再让更有经验的专家做会诊“,而廖杰远也表示,基层才是医学人工智能需求最大的地方。

而反过来,基层的治疗水平提升之后,也能有效地将病人留在本地,他们也不需要跑到大医院中就诊,无疑也能减轻看病难的问题。

这也回归到廖杰远的初心上,也就是通过技术和创新提升中国的医疗体系效率。“分级诊疗的核心就是帮老百姓找到合适的医生,而不是最大的医生。所谓的合适,第一就是擅长,第二距离不要太远,第三有时间。并不是只有 301、协和的医生才是好医生,我们身边其实就有一批好的医生,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微医想做的,就是想让你知道,身边谁是最合适的医生。”而加入了睿医助手的基层医院,将能解放更多的大医院与大医生,使之“术业有专攻”。

而对于未来,廖杰远还有更多的期待,微医目前正在围绕每一个用户,根据所有的数据、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形成健康画像,并形成全息数字人像,结合每一次的健康检查实现自我健康管理,人工智能也能有效地弥补国内缺失家庭医生体系的不足。

七年前,廖杰远抱着用互联网提升就医效率的想法成立了挂号网;两年前,他怀着同样的想法将互联网医院嵌入 1.2 万家基层医疗机构;而今天,微医正在经历第三次转型。“微医希望成为睿医众多的应用场景之一,把浙大睿医的成果普及到中国 100 万基层医疗机构。”人工智能的企业转型只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非原因。能够更好地惠及更多的老百姓,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问题,才是让廖杰远感到最为兴奋的。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网站保持中立

医考考研更多

中医中药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男性保健女性保健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