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看论文造假:绝不能让“论文”盖过救死扶伤

时间:2017-6-15 18:09:04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网(上海)    作者:佚名  

新闻简介:科技部昨日举行新闻通气会,通报“107篇中国医学论文被撤稿事件”调查结果,表示正在对撤稿论文逐一彻查,对查实存在问题的论文作者将按照统一尺度、甄别责任、严肃处理,向社会公开,形成“零容忍”的态势,坚决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滋生蔓延的势头。

科技部昨日举行新闻通气会,通报“107篇中国医学论文被撤稿事件”调查结果,表示正在对撤稿论文逐一彻查,对查实存在问题的论文作者将按照统一尺度、甄别责任、严肃处理,向社会公开,形成“零容忍”的态势,坚决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滋生蔓延的势头。

此次“107篇中国医学论文被撤稿事件”,发酵于4月下旬,距今已近两个月时间。为了处理这一学术造假事件,科技部、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家卫计委、自然科学基金等部门联合介入,可谓重视之至。

作为一名“业内人士”,我也注意到,涉事医生的所属单位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片沉默,截至目前,似乎没有听过有涉事医生因此被单位问责。

按照常识,本来下到医院,上到相关主管部门,每一主体都有能力对医生论文作假行为进行鉴定和处罚。但事实上,这一切并没有发生。这种现实冲突制造了一种公共印象——由于牵涉面太广,人人有责很容易被偷换成人人无责,没有一个真正负责任的主体。

这起事件曝光后,有媒体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医疗界到底没有“论文至上”的职业评价机制?我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是稍微有事业追求的医生,都有发表论文的需求,既有数量上的需求,更有质量上的要求。

硕士博士要毕业,离不开论文,否则你毕业证学位证都拿不到。医生要晋升职称,从副主任医师到主任医师,没有论文,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一个权力资源和行政职务决定医生收入地位的体制环境下,你不搞定论文,就没办法得到职称,一个初级职称的医生想要担任科室的行政职务,这是一个概率为零的可能性。

当然,除了惩戒的角度,还有诱惑的角度。上到政府职能机构,下到医院,医生只要完成了论文的任务,都会被视作为政绩,得到巨大的名利资源奖励。一个医生的学术地位如何?和他看了多少病人,做了多少疑难手术,值了多少夜班,未必有直接关系。但他能不能发表论文,这件事情几乎是有决定性意义的。所以医疗界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某些科研型的医疗专家,理论说起来头头是道,各种论文和学术头衔漫天飞,但临床能力却非常平庸。

重要的不是论文,而是论文背后那长年形成的经济利益链条。当医生发表论文这件事情,牵涉到的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医生的职位、收入,还成为各医院政绩的一种标志物,自上而下都对医生论文充满着一种集体性地饥渴,已经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市场在孕育。

强劲需求决定大量的中介机构出现,种种程序环节的造假变成一种专业,医生只不过是被操纵的棋子而已。当他们能发表很“牛”的论文,已经不仅仅只是在为自己争光。这107篇涉嫌造假的中国医学论文,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知名医院,已经说明医疗界的现状。

问责论文造假的医生,要铲除这个论文“产业链”,说易行难。一者,如果不用论文考核医生的专业能力,那么更有公信力的标准是什么?在没有寻找到这个替代物的时候,这种“论文至上”的现象不可能被消除。二者,如果相关机构真要对医生论文造假现象零容忍,难道一定非得国外专业媒体曝光,才进行问责操作吗?当然不是。三者,面对论文造假行为的处理,一种可能的隐形的默契是,你可以论文造假,但是不要被曝光成丑闻;一旦被曝光成公开事件,后果自负。

我对这个公共事件的判断是,会有极少数医生会因论文问题被问责。但是,只要“论文至上”的职业评价机制不改变,论文造假现象就很难得到根治,毕竟被发现和曝光的只是极少数“倒霉蛋”。这种失败的概率太小,和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回报相比,愿意冒这种险的大有人在。

论文不是不重要,发表论文也绝对不是坏事,而且正如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所言,绝不能因为这次事件就“否定整个科技人员队伍,否定广大科研人员做出的杰出贡献”。但是,当“做一千台手术不如发一篇SCI论文”,当论文被摆放到过于重要的高度,为了发表论文可以大面积地不择手段,它一定意味着某些重要的机制被扭曲了。

绝不能让“论文”盖过救死扶伤。相关部门“零容忍”的表态,能够彻底摧毁医疗界论文造假的“灰色产业链”吗?只能留待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作者系医生)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网站保持中立

医考考研更多

中医中药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男性保健女性保健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