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肝炎的疾病

时间:2006/9/1 23:14:55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文章导读:

  肝豆状核变性的早期症状与肝炎相似,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俗称肝豆病。因为本病是1912年由威尔逊医生首次发现的,故又称为威尔逊氏病。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铜代谢异常性疾病,但直到最近几年才被较为充分地认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的临床表现有时与病毒性肝炎极为相似,在疾病的早期,因大量的铜在肝脏沉积而出现肝病的一些表现,如黄疸、肝肿大、肝功能异常,就像病毒性肝炎一样,所以有时被误认为是病毒性肝炎。肝豆状核变性严重时,铜可沉积在大脑,病人出现精神、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加上伴有严重黄疸,则易误诊为重型病毒性肝炎。由于这两种疾病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截然不同,因此必须加以重视,以免患者延误宝贵的治疗时机,浪费大量的金钱。我们接诊过一个病人,21岁,男性,农民,因黄疸进行性加深1月余入院,患者已经按肝炎治疗半月,无效。患者入院时胆红素达232微摩尔/升,我们按重症肝炎给予积极治疗,半个月下来疗效不明显,于是就给他作了全面的生化检查,包括铜代谢方面的检查。结果发现尿铜增加、血清铜蓝蛋白降低,K-F环阳性。遂按肝豆状核变性治疗,口服青霉胺。结果半个月后胆红素降了45微摩尔/升,并随治疗而继续下降,因经济困难患者在病情好转后出院。可见,如果能早一点正确诊断,病人就不会多受疾病的折磨,也不会造成时间与金钱上的浪费。

  肝豆状核变性的实质是体内先天性铜代谢异常。铜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肝豆状核变性病人的肠道常常过量吸收铜,同时,肝脏产生的球蛋白明显减少。肝细胞溶酶体通过胆汁排铜有缺陷,铜与白蛋白结合增多,导致人体内铜的含量急剧增高,过量的铜在组织器官中沉积,尤以肝、脑、角膜、肾等处为明显,而过度沉积的铜则引起相应组织的病理改变,产生严重的功能与结构损害,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及相应的临床表现。

  本病患者大多在5~25岁间出现症状,男稍多于女,兄弟姐妹中常有类似患者。一般起病缓慢,呈慢性进行性。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儿童期患者常以肝病为首发症状,出现食欲不佳、发热、肝区痛、黄疸等,成人患者可有肝炎病史,就诊时常常已经发展为肝硬化,表现为腹水、门脉高压、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静

  脉曲张破裂甚至肝昏迷、肝脏功能衰竭等。神经精神症状常以细微震颤、轻微的言语不清或动作缓慢为其首发症状,以后逐渐加重并相继出现新的症状,典型者有四肢肌张力增高,运动缓慢,面部表情呆板或表情怪异,语言低沉含糊,流涎,咀嚼和吞咽常有困难。活动时震颤明显,严重者除肢体外,头部及躯干均可出现震颤,还可有扭转痉挛、舞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症等。少数患者可有腱反射亢进和锥体束征。精神症状以情感不稳和智能障碍较多见,表现为强哭强笑、怪异行为、智力衰退等。眼K-F环为本病重要体征,一般于7岁之后可见。因肾小管有中毒性改变,尤其是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可出现蛋白尿、肾性糖尿、氨基酸尿、尿酸尿及肾性佝偻病等。还可出现骨质疏松、骨骼变形、病理性骨折,血液系统损害包括溶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

  确诊本病后患者应进低铜高蛋白饮食,避免食用含铜多的食物,如豆类、玉米、芝麻、坚果类、蕈类、水产品中的乌贼、鱿鱼、牡蛎、各种贝类、螺类、蟹和虾以及巧克力、可可、咖啡和肥猪肉、小牛肉、各种动物的内脏和血,选用含铜量低的食物,如萝卜、小白菜、藕、瘦肉、马铃薯、橘子、苹果、桃、精白米面、砂糖、牛奶等,应避免使用铜制餐具。

  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有D-青霉胺、锌剂,其作用主要是纠正病人的铜代谢异常,包括驱除沉积于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铜,阻止肠道对铜的吸收,防止铜继续沉积。本病是一个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长期坚持治疗的患者疗效满意,其临床症状和脑内异常X线检查影像均有显著改善,并能保持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肝移植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病因,是目前治疗本病较为有效的方法,但由于供体肝脏来源少,而且手术费用高,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对此病尚无根治的方法,但早期确诊,在医生指导下恰当治疗,可使预后大为改观。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中医人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