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烫后去除龟板,剥去外皮,冲洗干净,切成小块备用,素油倒人炒锅,烧热。放入龟肉煎炸,愈透愈好,再加葱、花椒、酱油、食盐、清水、小火烧半小时即成。
本品有滋阴降火功效。适用于虚劳骨蒸,久咳咯血,大便下血。
本方出自《便民食疗》,方名为后补,原方用于“虚劳失血咯血,咳嗽寒热,补阴降火”,为滋阴降火常用方。痨病日久,阴液暗耗,阴虚火旺,血热妄行,则见骨蒸和出血。法宜滋阴降火,本方重用乌龟一味,能大补阴血,清降虚火,故适用于虚劳骨蒸诸证。本品滋阴降火,故还可用于一般阴虚内热病证。
此外,本方加猪蹄红烧进食,为民间食谱,则滋补之力增强。
[方七]
水发海参500克,鸡肉、火腿、鲜笋各60克,肉丸子数个,蛋饺数个,香菇少许,食油60克,盐、料酒、湿淀粉少许。
海参洗净切片,鸡肉去皮切片,火腿、鲜笋也切成片,锅内加水250克,待水开后,再放人海参及少许盐和料酒,略煮几分钟后捞出。把锅内原来的水倒掉,锅内重新添水250克,加料酒、盐少许,煮几分钟后停火备用。用少许湿淀粉把鸡肉、火腿拌一下,锅内放油烧热。把火腿、鸡肉倒人锅中,滑开,略变色即出锅。将鲜笋、肉丸子、蛋饺、盐等放人海参汤中同烩,最后放入已炒好的火腿、鸡肉即可出锅。
本方补肾壮阳,益胃助食。可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乏力,肾虚之腰膝酸软、肺结核。
[方八]
鲥鱼250克,火腿片5克,冬笋片10克,香菇3克,料酒、白糖、盐、虾子、鸡汤、胡椒粉、味精、猪油、葱、姜各适量。把带鳞的鲥鱼肉,除去血水,用清水洗净,擦去水分,在开水中烫一下,去腥味和污物,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有血鳞那面朝上,平放在盘里,将火脚片、笋片、盐、虾子、鸡汤,放在鱼身上,再在猪油上面放上葱、姜丝,放在旺火上蒸熟。倒出鱼汁,加上味精、胡椒粉,搅拌均匀后,浇在鱼身上即成。在正餐时食用,每天一次。补益气血。主要辅治贫血,营养不良,结核病,脑血管病,胃肠炎。
[方九]
鹿角胶25克,煅牡蛎12克,桑螵蛸10克,人参25克,黄芪10克,当归30克,白芍、香附各25克,天冬12克,甘草6克,鳖甲、生地黄、熟地黄各50克,川芎11克,银柴胡5克,丹参、山药各25克,芡实12克,鹿角霜10克,乌贼1000克,乌鸡肉15公斤,姜、葱、料酒、精盐、味精。人参润软,切片,烘脆碾成细末备用,其余药用纱布袋装好。乌贼用温水洗净,同鸡爪、翅膀和药一起下锅,注入清水烧沸后煮1小时备用。鸡肉洗净,沸水焯后再洗净,切成条块,摆在100个碗内,加上葱段、姜块、盐、料酒、药汁适量,上笼蒸烂。鸡出笼后,拣去葱姜,鸡肉扣入碗中,原汤倒入锅中,再加适量汤调入料酒、盐、味精烧开,撇去浮沫,浇鸡碗中即成。本汤以《兰室秘藏》圣愈汤为基础发展而来。圣愈汤具有补气血,调补肝肾,活血调经之功效。加入鳖甲、生地、天冬、银柴胡等养阴退虚热;芡实、山药、桑螵蛸、鹿角霜、牡蛎等补脾肾、止带下;香附行气止漏;丹参活血调经;鹿角胶补肾阳,益阴血。以上诸药合用,加上养血滋阴之墨鱼,补肝肾、益气血、治虚痨之乌鸡。药食同用,则具补气益血,调经止带之功效。此汤菜适于血虚、阴亏气弱之人食用。对于妇女月经不调及,神经衰弱、肺结核病人有治疗效果。
[方十]
鸭梨、白萝卜各1000克,生姜、炼乳、蜂蜜各250克。
鸭梨、白萝卜和生姜洗净,切碎,分别以洁净的纱布绞汁,取梨汁、萝卜汁放人锅中,先以大火,后以小火煎熬浓缩如膏状时,加入姜汁、炼乳和蜂蜜,搅匀,继续加热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一汤匙,以沸水冲化,或加黄酒少许,顿饮,每日2次。适用于虚劳、肺结核低热、久咳不止等症。
本方出自《经验广集》,品名为后加。原方用于治疗噎膈。鸭梨、白萝卜、炼乳、蜂蜜均为甘味,有补益作用。梨又可养阴清热,润肺止咳;萝》有止咳化痰作用,对感冒、流感、脑膜炎、白喉等传染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生姜性味辛、微温,可以发汗解表,温肺止咳;炼乳对于大病后不足,万病虚劳有良好的疗效;蜂蜜补中润燥。所以,制成蜜膏可治疗慢性虚弱性疾病。
本方对于脾虚便溏者忌服。
[方十一]
枸杞子15——30克,南枣6——8个,鸡蛋2只。将三者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片刻吃蛋饮汤,一般3次左右即可见效,每天或隔天服1次。
本方适用于肺结核,它具有补虚劳,益气血,健脾胃,养肝肾等作用。
[方十二]
白茅根、蒿草根各10克,大葱、侧柏叶各6克。各药烧灰,研板细末,用纸包好放地上,过一夜,去火毒。用时将白藕捣汁或用萝卜捣汁调服15克。
本方出自《简易中医疗法》,适用于肺结核咯血。
[方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