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延长临床表现治疗

时间:2006/8/30 0:14:32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文章导读:

        经  期  延  长
        经期延长是指月经周期正常,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者。多因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修复延长或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或安故宫内节育器引起。中医学称之为“经事延长”。
         [临床表现]
        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达8-4天左右。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诊断]
        1.有典型症状,带经时间延长达2周左右。
        2.黄体萎缩不全者基础体温高温期至行经后数日方逐渐下降至卵泡期水平;经期第5天取子宫内膜仍有腺体分泌现象,或残留的分泌期子宫内膜和新生增殖期子宫内膜并存;激素测定经期内孕激素水平仍高。
        3.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基础体温和子宫内膜检查均正常;B超随诊检查卵泡发育不佳,与同期比,卵泡较小;激素测定,卵泡期雌激素水平偏低。
        4.子宫内膜炎者妇科检查宫颈口有大量脓性或血性分泌物,有臭味;宫颈有举痛,子宫稍大而软,有压痛;内膜活检可证实。
        5.盆腔炎者妇科检查附件增厚,有压痛。
        6.用宫内节育器者B超或x线可见到环影,有时位置偏低。
        7.鉴别诊断
        (1)无排卵型功血:周期严重紊乱,经期可持续数日或数十日,经量常崩滑交替出现。
        (2)子宫黏膜下肌瘤:经期也长,经B超可探及官腔形态不规则;诊刮时宫腔内高低不平。
        (3)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妇女,通过宫颈刮片和分段刮宫后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治疗]   
        I.西医药治疗(1)安宫黄体酮8-12mg,每晚1次口服,经前7天开始,共5次;或肌注黄全酮10~20mg,每日1次,连用5天。适用于黄体萎缩不全。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3000-5000IU,于基础体温上升2—3天开始,隔日1次,共4~5次。用于黄体萎缩不全。
        (3)小剂量己烯雌酚口服,至血止后2-3天停药,己烯雌酚用量及时间根据出血情况定。用于子宫内膜修复延长。
        (4)口服克罗米酚可促进卵泡发育。
        2.中医药治疗
        (1)气虚:经行淋漓lo余日方净,量少、色淡、质稀,面色觥白,神疲乏力,气短懒盲,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益气摄血,固冲止血。
        方药;党参、炙黄芪、白术各15克,炙甘草陈皮各10克,升麻、柴胡各6克。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2)肾气虚:经行过期不止,量少、色黯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楚乏力,夜尿频多,面色晦暗,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尺脉弱。
  &nb

[1] [2] [3]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中医人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