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腮病毒有哪些生物学特性

时间:2006/9/1 23:57:03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文章导读:

  流腮病毒是单股的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副粘液病毒类,对腺体和神经组织易亲和。病毒直径90—135纳米,可使猴及鸡胚感染,并能在原代猴肾、人胚肾细胞及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中引起细胞病变。实验证明患者的唾液经过滤后,注入猴的腮腺管内,可引起腮腺肿胀,再把猴腮腺捣碎,注入其它猴子体内,亦可得同样病症。该病毒通常分布于:患者的唾液、鼻咽分泌物、脑脊液、尿、甲状腺及血液中被污染的空气中。

  病毒含有V抗原(病毒体颗粒抗原)及S抗原(可溶性抗原)。V抗原具有感染性,与致病的红细胞吸附可起凝集;S抗原可通过补体结合试验检查出来。在受感染的鸡胚浸液中,以V抗原居多;在组织培养液中S和V抗原都有,但S抗原较多。

  本病毒在体外环境抵抗力弱,不耐热,55—60℃20分钟就能使病毒感染力消失,在70℃中完全无感染力;在冷冻条件下生存较久,低温(一45℃)可存活9个月,在室温中活4—6昼夜,在相当大的温差中(4—70℃)及不同的pH环境中(pH6.5—8.5)仍能保持其传染性。对物理和生化因素很敏感,1%来苏液、乙醇等可于2—5分钟内灭活,甲醛、紫外线均可使其迅速灭活。各种活力丧失的次序是感染力;溶血性、血凝性及可溶性抗原。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中医人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