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麻疹有关的脑病有3种。第一种是急性麻疹脑炎,第二种是免疫抑制性麻疹脑病,第三种是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本题介绍前2种。
(1)急性麻疹脑炎。顾名思义,这种脑炎发生在麻疹病程中,大多在出疹后的第2—6天。临床所见与一般脑炎的症状相同,如发热、头痛、呕吐、惊厥、嗜睡甚至昏迷;还可发现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中细胞总数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和糖的含量有时也高。据文献报道约有半数麻疹患者在极期时都有一过性的脑电图改变,约10%的患者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增多,但临床上能见到有脑炎表现的仅0.1%一0.4%。说明麻疹病毒能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且为数不少,然而轻重差别很大,可以轻到如果不经过特殊检查临床上无法确立诊断;也可表现为有轻型脑炎的症状和体征,数日即复常;少数则很重,呈暴发性进展,迅速死亡。
推广麻疹疫苗以来,麻疹的发病数显著下降。麻疹脑炎的发病数也随之减少,但发病率变化不大,且患者趋向较大年龄组(15岁以上组发病率为0.28%,是幼儿组的3—4倍)。
(2)免疫抑制性麻疹脑病,又称延迟性麻疹脑炎。这种病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麻疹患者身上。最初的麻疹经过并不重,多为轻型和不典型麻疹病程,当麻疹消退经2—5个月的无症状期后,又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反常、嗜睡、昏迷、抽搐及偏瘫等。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程较短,多在发病后数周至数月内死亡。通过实验得到提示认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麻疹病毒可能发生变异,因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亲和性增强,致使神经组织发生了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