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孩子为过敏性慢性疾病所苦。据统计,在各种秋季过敏性疾病中以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皮炎最常见。儿科专家表示,减少家电对儿童的辐射、隔离过敏源、注意饮食和起居是避免过敏疾病发生的最好手段。
辐射易造成过敏性体质
哮喘是最常见的儿童慢性病。秋冬交替正是儿童哮喘病的高发期,儿童容易出现哮喘、感冒和咳嗽。哮喘儿童常有间歇性的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尤其是在夜晚或凌晨时发作。2岁以下的幼儿因为呼吸道结构因素和容易感染呼吸道病毒,常会产生下呼吸道阻塞,类似哮喘发作的症状。医生对前来就诊儿童分析后发现,过敏性体质是引起儿童哮喘的主要原因,而各种家用电器、电脑和手机的电磁辐射是造成过敏性体质的一大因素。
其实,哮喘等疾病的遗传因素很少,大部分孩子的过敏体质都是后天形成的。音响、电视、微波炉、电脑等电器的电磁辐射,宠物毛发、植物花粉、烟尘、地毯都是过敏源。生活条件越好的家庭,儿童患过敏性疾病的比例越高。因为3岁至6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好奇的新鲜事物,在他们经常拿着麦克风唱歌、近距离看电视或者靠近电脑时,电磁波就非常容易进入他们的身体,而儿童本身的抵抗力比成年人低,受辐射后身体的调节能力相对差。因此,平时家长应尽可能减少孩子近距离接触辐射的时间。
其次,进入深秋后,气温忽高忽低,早晚温差大,家长需要注意给孩子保暖,防止着凉,不要多吃大闸蟹等高蛋白食物。
秋游时让宝宝远离花粉
秋季是宝宝外出秋游的最好季节,但一不小心就会反复打喷嚏、鼻塞、鼻眼部发痒,随之淌眼泪和流鼻涕等过敏现象也频频出现。秋游时儿童过敏性鼻炎最容易发作。
户外活动虽然能够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但户外的花粉却成为宝宝过敏一大“祸首”。而与此同时,尘螨、动物皮毛、霉菌孢子和螃蟹等食物,也经常导致宝宝眼睑发黑、黑眼圈等过敏现象。
专家指出,控制环境和避开过敏源都很重要。因此,有过敏史的孩子应避免到容易过敏的地方,或者事先做好预防工作。
母乳喂养谨防过敏传播
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以红、肿、瘙痒、结痂和脱屑为特征的发炎性皮肤疾病。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个月开始发病,通常在3—5岁时缓解。婴儿期的症状有两颊皮肤干燥、发红和脱皮再延伸到脸部、颈部、手腕、手、腹部和四肢。瘙痒导致宝宝焦躁不安,难以入睡。在儿童时期(2—12岁)的发病者以四肢屈侧皮肤炎为主,包括肘窝、腋窝、颈部、手腕和足踝,而搔抓还可能导致续发性的细菌或病毒感染。
治疗的首要目标就是要防止“痒-抓-痒”的恶性循环。同时,维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流汗;减少过度洗澡和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沐浴后立刻使用保湿剂;避免食用会导致孩子皮肤过敏的食物,如:花生、大豆、鸡蛋和牛奶;喂母乳和6个月后再添加辅食可以减少食物过敏的机会,喂母乳的母亲也要尽量避免食用会引起过敏的食物。健康周刊记者许沁
[相关链接]
过敏性疾病的预防
■尘螨是家中最重要的过敏成分。幼儿有很多时间待在卧室里,因此卧室环境控制非常重要。床垫、枕头和被子可以用防螨套包裹,每周以70℃以上的热水清洗寝具外套;不要使用地毯、填充式家具和填充式玩具;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0%以下,以控制尘螨和霉菌的生长;
■避免饲养有毛宠物,如:猫、狗等,因为动物皮屑和排泄物容易引起过敏;
■保持居家环境清洁,减少蟑螂繁殖;
■霉菌易生长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如:浴室和地下室。使用除湿机和空气过滤器,并定期更换滤网,可减少霉菌和花粉的暴露机会;冷气机滤网也需常清洗;
■避免食用会引起过敏症状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