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教授:银屑病创新口服靶向疗法落地,这三类治疗需求多了新选择
文章导读:“感觉迎来了新希望!”年约40岁的广州居民陈先生(化名)是一位病情较重度的银屑病患者,近期正被为病情反复和换药问题困扰。当了解到有一种新型口服靶向疗法在我国投入临床使用,陈先生倍感欣慰。
新靶点新思路:
精准关掉炎症传递“开关”
近期最新落地的创新疗法TYK2变构抑制剂是如何治疗银屑病的?
杨斌教授:
首先要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说起。银屑病是因为患者的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对外部的刺激(如外伤、情绪、压力、感染等)“过度应对”,使得一些炎症因子(如TNF-α、IL-17、IL-23等)过度产生导致的。在这个过程中,TYK2负责介导IL-23/12和1型干扰素这些参与银屑病发病机制的关键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处于核心位置。
打个简单的比方,可以把TYK2想象成一个“开关”:“开关”打开了,信号畅通,IL-12就可以在下游形成TNF-α,IL-23在下游形成IL-17,这些都是导致银屑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炎症因子;如果把TYK2抑制住,那就像关上“开关”,没信号了,下游的这些炎症因子就无法生成。因此,TYK2变构抑制剂针对的是核心发病通路。再加上“变构抑制”机制减少了治疗“脱靶”的概率,也带来了良好安全性。这些机制上的特点也在一些大型III期临床研究、包括一些长期随访研究中得到了印证。
这些未满需求有望得到新解法
作为银屑病诊疗专家,您觉得哪些情况的患者有望获益于这一创新疗法?
杨斌教授:
随着治疗手段不断创新,我们也一直强调对于银屑病这一慢性疾病的治疗与管理要精准化、精细化、个体化。有三类患者的治疗需求或许可以通过这类新型小分子靶向疗法得到缓解和满足。
首先是那些本身更接受口服治疗的患者。不少患者不喜欢或者不方便打针,但也希望接受靶向治疗。像这种新型小分子靶向药就比较适应他们的治疗需求,储存携带也方便,有助于患者启动和维持规范治疗。
其次是生物制剂应答不足的患者。临床上有10%-15%患者存在免疫应答不足或者不应答,还有像前面说的,大分子药物可能因为免疫原性导致疗效衰减或者耐药。
最后,因为TYK2抑制剂在临床研究里表现出对头皮银屑病治疗的显著获益。对于受困于头皮银屑病的患者,也可以和主治医生讨论是否适合启用这类小分子靶向疗法。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头皮是银屑病最难治的部位之一,因为头皮部位皮损厚、鳞屑掉得多,外用药物又很难上药,治疗难但影响大,所以这群患者的治疗需求强烈。
患者日常管理三大建议
对于银屑病患者,有什么疾病管理建议?
杨斌教授:
银屑病目前还无法根治,患者对于这一终身性疾病要有一个正确认识,不能盲目追求根治,但要追求控制,而积极规范的治疗与患者日常管理都很重要。
在治疗方面,我们建议,医生与患者都要关注治疗的副作用,警惕肝、肾等脏器损害;关注与控制肥胖、高血脂、高血糖、尿酸增高、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银屑病共病风险,系统用药,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此外,银屑病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中,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需要持续了解储备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实现药物多样化、个体化、精准化选择。
最后,在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上建议:
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睡眠充足,不要熬夜;营养均衡,保持健康清淡的饮食,戒烟戒酒,少吃高糖、高脂食物;适当锻炼,运动出汗;注意保好皮损部位的皮肤保湿,多用润肤霜很重要。
其次,放松身心,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使身体的神经免疫被刺激和调动起来,导致细胞通路异常而发病、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第三,适当做好防晒措施,避免光敏反应刺激;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容易造成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