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的临床表现

时间:2006/10/12 17:26:05   文章来源:中医人收集整理    作者:佚名  

文章导读:

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主要发生于性活跃的中青年。临床上有5%~20%男性和60%的女性感染后可无明显症状。

(一)女性淋病——淋病性尿道炎的临床表现为:

1、急性淋病性尿道炎

潜伏期1~3天。主要症状有外阴部瘙痒,尿道口潮红,粘膜水肿,尿道口流出黄色脓性分泌物,轻度尿频、尿痛、尿急。

2、慢性淋病性尿道炎

一般急性淋病两周后炎症反应可以完全消失,但淋菌仍旧存在。长期潜伏于尿道旁腺、子宫颈腺体、输卵管皱褶处,待机复发。临床症状很轻,分泌物很少或无,一般不易发现,常成为带菌者,也是男性淋病主要传染者。

3、女阴及前庭炎

淋球菌侵及尿道及子宫颈时,则由阴道和尿道流出的脓液,刺激外生殖器皮肤及阴道前庭粘膜发生炎症现象,实为一种继发感染现象,而不是由淋菌直接感染所致。主要症状为阴唇潮红水肿,表面湿润、糜烂,尿道旁侧腺管——Skene氏腺炎,腺口粘膜红肿,压之自开口处有少量脓液流出,有腺管被分泌物堵塞时可形成脓疡一一假性脓疡。自觉局部瘙痒及灼热感,排尿时疼痛,

4、淋病性前庭大腺炎

淋菌感染多局限于腺管内,引起粘膜发炎肿胀,临床分为急、慢性二种。

急性前庭大腺炎,于腺管开口处有红肿的小点——淋病性斑点,分泌出黄色脓液,如不能充分排泄,可形成较大的脓疡,亦可继发小阴唇脓肿,一般有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

慢性前庭大腺炎,炎症不明显,检查时常被疏忽,压迫腺体周围,可有粘性灰黄色脓液。

5、淋病性子宫内膜炎

该病较为常见,由于子宫颈有碱性分泌物以及有大量腺体存在于深部组织,可成为淋菌感染条件。症状为急性期子宫颈内膜充血水肿、暗红色,宫口周围常有糜烂,有脓液附着于上,宫颈内有脓液流出。慢性期,上述症状即逐渐消失,宫颈周围有红晕,宫颈内有粘液流出。有时可为潜伏性的,无临床症状,但病人常有脓性或粘液脓性白带,刺激阴道引起阴道炎,,

6、幼女淋病性女阴及阴道炎

该病多为间接接触传染,主要由于与患淋病的母亲或乳母同床共得或同盆沐浴感染致病。

症状为外阴潮红肿胀,两阴唇间有黄绿色脓性分泌物流出。多合并尿道炎,尿道外口红肿有黄色脓液流出,自觉局部灼热、尿痛。脓性分泌物刺激阴道,引起阴道炎,此时阴道粘膜红肿,时有糜烂,自觉剧烈瘙痒及灼热感。

7、女性淋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下列合并症:

淋菌性盆腔炎,包括急性淋菌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腹膜炎等,临床表现为白带多,且为脓性或血性,全身症状明显,如畏寒、发热、恶心、双下腹部痛,尿道、宫颈等处有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可造成输卵管粘连、阻塞,以至不育或宫外孕。

妊娠妇女感染上淋病双球菌后,对本人及胎儿均有极大的危害性,易发生胎膜早破、胎盘、胎膜脐带、胎儿等羊膜腔内感染,以及早产、产后败血症,增加了新生儿的死亡率。

新生儿出生时通过产道也容易受母体子宫颈淋病双球菌的感染而患新生儿淋菌性眼炎。使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眼睑水肿、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如果延误治疗,则角膜呈蒸气状,可能穿透角膜,导致失明。

部分病人还可发生淋菌性前庭大腺炎,出现前庭大腺红肿,疼痛,有脓性分泌物,大阴唇下肿胀明显,胖有全身症状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二)儿童淋病

1.幼女淋菌性外阴阴道炎

多由于与患有淋病的双亲或保姆同床睡觉、共用浴巾、浴盆、便器、污染的手为小孩洗涤外阴而间接感染,但亦有因性虐待而直接感染者。主要表现为急性外阴阴道炎及淋菌性尿道炎,前者阴道口粘膜发红肿胀,有黄绿色脓液,阴道周围粘膜皮肤发红,可有糜烂及渗液;后者尿道口有脓液,有尿急、尿频症状。

2.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

由患淋病的母亲产道感染,表现为结膜充血水肿,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不经治疗可发展成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导致失明。成人淋菌性眼炎少见。

(三)非性器官淋病

口淫、肛交可引起淋菌性咽炎和直肠炎,均需查到淋菌而证实。

(四)播散性淋球菌感染

少见,低于淋病患者总数的1%。是淋菌侵入血液,在全身引起的播散性淋球菌感染。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和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典型表现常为淋菌性皮炎、淋菌性关节炎和腱鞘炎,亦可见淋菌性心内膜炎、淋菌性脑膜炎、淋菌性肝炎。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液、关节液、皮损等处淋球菌阳性培养。


莱姆病的特征性靶

常见性传播疾病(

子宫肌瘤(腹腔镜

疥疮(臀部)

疥疮(脚部)

尖锐湿疣3

尖锐湿疣4

尖锐湿疣5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医学眺望网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中医人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