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头痛及治疗方法

时间:2006-8-30 2:33:21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时伴有耳鸣、耳胀、眼部闷胀、颈部僵硬感。多数患者在疼痛发作时喜欢用手持压疼痛处以求缓解。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头痛。颈源性头痛在伏案工作者中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者工作效益下降、注意力和记忆力降低,情绪低落、烦躁、易怒,易疲劳,生活和工作质量明显降低。

    检查可发现在耳下方颈椎旁及乳定下后方有明显压痛。病程较长者可有颈后部、顳部、顶部、枕部压痛点。有的患者局部触觉、针刺觉减弱,部分患者患侧嗅觉、味觉和舌颊部感觉减退。部分患者压顶试验和托头试验可阳性。但也有患者无明显体征。有的患侧白发明显多于对侧。X光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改变,有的可见颈椎间孔狭窄,椎体前后缘增生,或棘突增宽变厚,棘上韧带钙化。CT检查多无特殊变化,少数患者可见颈椎间盘突出,但与疼痛部位及程度不一定密切相关。

    三、诊断

    根据疼痛部位、性质、体征,除外其它可致头痛的器质性疾病,多能迅速确定颈源性头痛的诊断。上部颈椎旁、乳突下后部、及头部压痛点是诊断颈源性头痛的重要依据。但得注意的事,有相当多的患者有典型的颈源性头痛症状,但缺乏神经根性刺激的体征,影像学检查也无阳性发现。对于症状、体征不典型的患者可进行诊断性颈神经局麻药阻滞,或在第二颈椎横突注射消炎镇痛药物试验性治疗。若注射后疼痛迅速减轻或消失,有助于确立诊断。

    四、颈源性头痛的治疗

    (一)、一般性治疗

    对于病程较短,疼痛较轻的患者,可采取休息、头颈部针灸、牵引、理疗同时配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一部分病人的病情可好转。但对按摩要慎重,许多病人经按摩后病情加重,有的还发生严重损伤。

    (二)、颈椎旁病灶注射

    在第2颈横突穿刺注射消炎镇痛药物,对多数颈源性头痛患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药液在横突间沟扩散可流到第1、3颈神经及周围软组织内,发挥消炎、镇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由于药液直接注入病灶区域,疗效较好。

    操作方法:患者可取坐位或仰卧位,第2颈椎横突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距乳突下端1~2 cm,坐位时相当于下颌角水平。先确认穿刺点作好标记,皮肤常规消毒,在穿刺点垂直进针,对于椎旁压痛明显者,每进针0.5~1 cm 注射2 ml 药液,针尖触及横突后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流出,分次注射药液,并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意识改变。注药时患者常有向头部放散感,数分钟内疼痛减轻或消失,并觉患侧头部“轻松”。有枕部及头部压痛者,应同时进行压痛点注射治疗。

    药物:笔者使用的药物为,2%利多卡因2.5ml+强地松龙15~25mg+来比林450mg+生理盐水至20 ml。对有头颈部麻木感者,可加胞二磷胆碱250~500 mg。每6~7天治疗一次。有效者应在4~6 次治愈。如果不缓解,需查原因,行其它冶疗。

    注意事项:第2颈椎横突的定位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且邻近有许多重要神经、血管,应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治疗。椎动脉在第2颈椎向外侧转折后上行,椎动脉孔向处侧开口,进针时易刺入。在进针时要分段多次回吸,严防药物误入椎动脉,注药时应先注入少量试验量,观察无不良反应后再分次缓慢注射。注射过程中要反复询问患者的感受,以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有时药物向前流至颈上交感神经节出现一过性Horner's综合征, 可增强疗效。操作中应严防药物误入蛛网膜下腔。

    (三)、颈部硬膜外腔注射

    经颈椎旁及头部压痛点注射治疗效果不佳者,多系病变位于椎管内,以椎间盘源性神经根炎多见,椎旁注射的药液无法到达病变部位。可选用颈部硬膜外腔注药法。对于单侧疼痛者,可在第2、3颈椎棘突间隙穿刺,将针口斜面转向患侧置管,也可在第5、6颈椎棘突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注药治疗。

    (四)、颈神经毁损治疗及手术治疗

    经各种非手术治亦无效者,多有椎管内骨性异常改变卡压神经根,应考虑外科手术活疗。对有手术禁忌症,或手术危险性较大的患者,经患者同意,可采用颈神经乙醇阻滞,治疗应在X光透视引导下进行。还可采用射频热凝术毁损颈神经后支治疗。

    腰腿酸痛与神经系疾患
  
    一位机械维修工人因下肢麻木、疼痛而几次辗转到骨伤科和内科作外伤和抗风湿治疗,但是屡不见效,还发展到行走困难。最后在内科主任的建议下,到神经科就诊,经综合检查后确诊为腰骶神经根炎。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综合治疗,才逐步康复。也许读者会感到奇怪,下肢疼痛怎么也会和神经系统有关呢?确实,腰腿酸痛是风湿性关节炎和扭伤等的常见症状,但如果病人并没有外伤史,经抗风湿治疗久不见效,则要考虑某些神经系统疾患的可能。一般来说,腰腿酸痛、麻木,除了风湿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外,还可见于以下神经系疾患:

    一、坐骨神经痛。由于外伤或负重不当致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表现为患肢疼痛、麻木、行走困难、咳嗽时加重,卧硬板床休息后缓解。患肢皮肤过敏或痛觉减退,患肢肌力减退肌肉萎缩,坐骨神经区有压痛点。

    二、腰骶神经根炎。由于感染或受凉引起单肢或双下肢疼痛、麻木、肌无力甚至肌萎缩,胰反射和踝反射均消失。

    三、脊髓压迫症。为椎管内外新生物压迫脊髓引起的相应表现,如果病变发生在脊柱腰骶段,则可出现下肢感觉障碍,肌无力或肌萎缩,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经脊髓造影或磁共振可得到证实。因此,腰骶酸痛在排除外伤史和风湿性关节炎等后,应到神经科检查,以期得到准确诊治。

    胸痛的常见原因

    胸痛的原因有外伤、炎症、机械性压迫、组织缺血缺氧等。它不仅见于呼吸系统疾病,亦可发生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胸壁组织疾病。不同器官和不同疾病引起的胸痛,在部位、性质和发生时间上不尽相同。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辅以X线或心电图等特殊检查,可以得出正确诊断。

 &nbs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医学图片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针灸 | 中医美容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